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教学案第6章《溶解现象》复习

发布 2022-08-13 03:10:28 阅读 6101

1、加深认识溶解现象;溶液的特征;乳化现象及巩固掌握几种常见的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2、重点掌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部分有关计算。

3、巩固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4、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相互转化。以及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知识梳理】三、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的定义:

1)影响溶解性的因素:①②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a: 概念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b: 判断方法。

c:转化。2.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1)固体的溶解度的定义: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含义: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②

注: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①气体性质②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 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溶解度曲线。

t3℃时a的溶解度为。

p点的的含义。

n点为,可通过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b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的方法获取晶体。

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 ,无晶体析出的有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 除去a中的泥沙用;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4.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结晶,如nacl(海水晒盐)

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搅拌后可以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面粉c.氯化钠 d.硫酸铜。

2、将含有少量泥砂的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热水加速粗盐的溶解b.蒸发滤液时,要不断用玻璃棒搅动蒸发皿中的液体。

c.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操作步骤。

d.这个实验过程中,必备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试管、玻璃棒、漏斗等。

℃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10**最多能溶解4g 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时,50g 水中最多溶5g甲,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10g乙。则15℃时,甲、乙溶解度的关系是:(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相等 d.无法确定。

5、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6、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其原因是 ()

a. 溶质的溶解度变小b.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 溶剂的质量减小d.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②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③糖水是溶液,盐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就不是溶液了。

④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随之增大。⑤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来喝的糖水要变稀些。⑥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质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也不变。

(不考虑水分蒸发)a.②④b.①③cd.

①②8、在25℃时,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恢复到25℃。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减少 b.溶剂的质量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9、下列曲线图与实验事实相一致的是。

10、现有四个常见名词:①乳化、②结晶、③洗气、④过滤,将上述各名词的序号填在与之相对应的空格中:

1)由饱和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2)用添加洗洁精的热水洗去碗筷上的油污;

2)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先溶解,再;(4)用澄清石灰水除去co中的co2 。

11、如图所示,烧杯中盛装20℃的水,试管①中盛装甲物质的溶液,试管②中盛装乙物质的溶液,且两试管中各有1g未溶解的固体(两支试管预先均经过充分振荡)。当两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由20℃升到80℃时,发现试管①中甲固体消失,而试管②中的乙固体增加。

请你据此现象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80℃时,试管填“①”或“②”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上图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a” 或“b” )

3)若将试管②从烧杯中取出冷却至20℃后,试管②中的固体质量为g;

4)在温度___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中考复习课导学案

第6章溶解现象。复习课。班 第组 姓名得分。学习目标 1 认识溶解现象及物质溶于水时伴随能量的变化,了解水溶液的一些性质。2 熟练使用公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任务一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1 溶解 我们将物质以 或 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2 悬浊液 物质以形式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

沪版》九年级化学第3章第3节教学案 改

课题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宋洪臣山东省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 第一课时元素与元素符号。一 知识提要 1 元素的含义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 原子 离子的联系与区别。2 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符号书写要求,元素符号的意义,原子 离子符号的写法。3 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4 ...

学年沪教全国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溶解现象》检测试卷

第6章 溶解现象 检测试卷。满分 100分时间 60分钟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2 某物质 只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