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词五首《望江南》教案设计

发布 2022-08-12 02:58:28 阅读 4330

《望江南》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生平、词的风格及相关作品。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能力。掌握吟诵欣赏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

3、知道诗词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领会其艺术感染力。

4、赏读诗词启发想象,培养悟性、灵性、创造性及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

2、赏读诗词启发学生的想象,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创造性及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2、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中的态度,在感悟中与古人交流,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多一份宝贵的情感经历。

一、教材分析。

词,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能与唐诗争奇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望江南》是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的一首词,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的一篇名作。这是一首闺词,表现了一位因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全词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用语质朴而含蓄,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地朗读诗歌;欣赏古诗词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多**课件。

二、教学方法。

教法:教学这首词,我主要采用朗读教学法、点拨提示法引导学生充分体味词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构思美。以自主品味、合作讨论的形式鉴赏精练的语言、新颖的构思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同时使用多**手段赋予直观效果。

学法:学生在学习中主要通过朗读背诵,借助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背景常识,学习中通过合作、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来赏析这首词,感悟词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构思美。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歌曲李清照的《武陵春》,营造氛围,激趣。

二:导入:1、问学生:

刚听到的是一首什么。学生: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两大高峰,是唐诗宋词。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得更加完美,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就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做一次艺术的巡礼吧!

2、介绍词的相关知识:(出示课件)

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因句式不齐,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

《沁园春》、《水调歌头》、《望江南》等。

3、问:在晚唐有个大量写词的人,这个人是谁?

学生:温庭筠。

4、 揭示课题,讲解“筠”的读音及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筠”共有两种读音jūn和yún。读作yún时,意思的“竹子的青皮”。读作jūn时,则用在地名里,如“筠连”、“筠州”

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他精通**,文思敏捷,诗词兼工。

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 ,却常替人作文。

他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不为时俗所重,一生坎坷,终身潦倒。温庭筠诗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成为“花间派”的创始者,婉约派的先驱。

5、 了解“花间派” 、婉约派”

三:诵读。1、听朗读(配乐) 2、全班齐读 3、指名读(两位学生) 4、当堂成诵。

四、正音释义。

1、 依(yǐ) 脉(mò) 蘋(pín)

2、依:萍,靠斜晖:夕阳的斜光脉脉:静默的样子肠断:形容极为伤心。

3、全词翻译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晖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五、赏析:1、梳洗罢(投影出示课件)

师问:时间?人物?活动?心情?

学生答:时间是清晨,人物是女子(思妇),活动是女子在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在梳妆打扮。心情:喜悦和激动,充满希望。

师拓展: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思妇心情是这样的?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伯兮》

从夫君到东征,无心梳洗头发如同杂草一般.难道说是(因为)没有洗发之物?(不是啊,夫君不在)(又)为谁容妆了?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徐干《室思》

自从夫君外出,思妇独守空闺,成日价相思怀念;平日梳妆打扮,都是为了让他看了满意,而今他走了,便不必再去对镜簪花了,这宝镜为谁明呢?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报任安书》司马迁。

士-男人,为-愿意、为了,知己者-了解自己的人,死-死亡、去死。 女-女人,为-愿意、为了,悦己者-喜欢自己的人,容-打扮。

2、独倚望江楼(投影出示课件)

“独”字点出思妇的形单影只 “依”字写出思妇久久等待的神态。

这句话可以看出思妇是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此时在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留下悬念:思妇的爱人到底有没有归来?

生回答:没有? 师问:**看出没有?生回答:第三句(过渡自然)

3、过尽千帆皆不是(投影出示课件)

千帆:借代:指船。

一次次失望,充分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和内心的痛苦。

4、斜晖脉脉水悠悠(投影出示课件)

时间:黄昏用到的修辞:拟人、联想、类比。

以景写情:终究没有等到,预示着她还将明天、后天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孤独的生活将不断地持续下去。

5、肠断白蘋洲(投影出示课件)

白蘋洲: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蘋为水草,失水则死,思妇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无水之蘋吗?触景伤情,能不伤怀吗?

肠断: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

师拓展(投影出示课件):《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

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后世用“肠断”比喻心中极度悲伤。

六、课堂练习: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

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 、 千帆 、写到斜晖 、 江水 、又写到白蘋洲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 、到失望 、以至最后的绝望

七、拓展延伸:

全词27个字,却刻画出了一个女子的愁肠千回百转,同学们回顾我们学过的一些写愁名句:

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有心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愁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愁有体积:楼儿忒小不藏愁蒋捷《虞美人。梳楼》

八、小结: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九、作业:1、背诵全词。

2、把本词改写成一片小散文,左右。

十、教学反思:

这一节诗词赏析课上得比较成功。因为内容丰富,过渡自然,问题设置合理,对诗词的挖掘透彻,适合学生思考想象,学生活力被激发。注重围绕诗词充分开拓挖掘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想象中增强对诗词的感悟力,在想象中获得自我创作的审美情绪。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训练。在这堂课里,成功之处在于:

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一首词,一幅画,有哀婉的配音,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了原来文学可以如此美丽,令人遐想。

二、课前认真查阅资料,充分了解作者。学习古诗词要理解思想内容最根本的学会知人论世。

三、深钻课本,在课文中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诗眼或词。《望江南》词中没有出现一个描写女子容貌的词语,但为什么我们能体悟女子的形象,就扣住词中的关键字眼“独”、“肠断来分析。

四、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点,在学习这两首词时,我安排他们反复读,能做到当堂背诵。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的遗憾在于:

自己讲解部分还是太多,没有放开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和自由课堂时间,发挥他们主体的作用。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琢磨加强。

九年级语文词五首

25 词五首。指导。关于 词 的有关常识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晚唐五代渐趋繁荣,宋为鼎盛时期。词的句式长短不一,能更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词有标题和词牌,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调的名称。如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 是词...

七年级语文上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精选公文范文。七年级语文上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 谢谢。教学目标。了解诗词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课前准备。唐宋诗...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

九年级 上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 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学习和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 通过反复吟诵,能说出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3 掌握 吟哦讽诵 的要领,学会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其深蕴的人文内涵。4 学会合作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