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三化学复习

发布 2022-08-11 11:04:28 阅读 9364

初三化学(上)期末复习。

重庆市开州中学姜甫。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学科网zxxk]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3、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

4、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5、如何区别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易”、“难”等词加以区别。如汽油能燃烧表述了汽油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汽油燃烧则表述了化学变化——燃烧。

6、“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扩散形成的,“雾”是液体小颗粒扩散形成的。

7、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三不)

8、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学科网]

9、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一要、三不要)

10、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一般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11、操作要点:

1)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学科网zxxk]

常用工具:镊子。

取用方法: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一横、二放、三慢竖)

2)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常用工具:药匙或自制的纸槽。

取用方法: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自制的纸槽,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一斜、二送、三直立)

强调】固体药品取用时,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12、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经常用倾倒法取用;取用少量液体时可以用滴管;取用定量液体时需要用量筒量取。

13、一定量液体的取用。

1)使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具体如何操作,利用画图作为误差分析)

2)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要遵循就近原则。

14、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15.实验1-5

右图中,火焰各部分的名称a是外焰,b是内焰,c是焰心。处在外焰层的火柴梗最先炭化,说明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物质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

1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试管外壁应该干燥,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试管中上部);试管与水平面成约45度角。

3)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预热),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固定加热。

4)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更不能从试管口向内看。

5)加热后的试管不要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17.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先使试管底部受热均匀,再用外焰固定加热。

3)试管夹从试管的底部套上、取下。夹在距试管口1/3处。

13、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8.试管的洗涤:如果内壁附着有不易洗掉的污渍,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需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学科网zxxk]

19.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k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教材p27实验2—1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并作上记号,将水面以上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3)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把导管插入到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描述实验现象及结果】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尽管上升了,但上升不到1/5。

实验结论: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注意】1、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

2、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让p2o5溶于水中。

3、目前,人们已经能用实验的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的成分。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

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4、基本概念: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保持着他们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例如氮气可用n2表示,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o2、co2。

5、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供给呼吸。如:医疗急救、登山、潜水。

2)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航天、气焊、气割、化工生产等。

6、氮气。氮气的用途:(1)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3)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7、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的用途:(1)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2)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3)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以作保护气。

8、空气污染指数的暂定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臭氧。

9、带有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把它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10、硫与氧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提示】硫燃烧时,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要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

11、木炭与氧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2、铁与氧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放出热量。

提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①铁丝要弯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铁丝燃烧更剧烈;②铁丝末端系上一根火柴,是利用火柴燃烧提高铁丝的温度,使铁丝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③瓶底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z&xx&

结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助燃性、氧化性。

13、基本概念:

化合反应:(多变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来。

14、实验室制氧气:

1)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

2)反应原理:(自己书写)

3)验证方法(鉴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4)验满方向: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复燃则已集满(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排水法)。

5)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指出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试管;c集气瓶;d水槽。

2)用酒精灯外(选填“内”或“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

3)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选填“上”或“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4)收集氧气通常采用排水法,当集气瓶口处有气泡冒出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还可以用向上(选填“上”或“下”)排空气法,这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5)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6)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回流造成试管炸裂。

16、基本概念:[**:学。科。网]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分解反应(一变多):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分子具有哪些特性?

答: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2、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氨分子是由1__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

4、在氧化汞分解的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3练习

初三化学人教版走进化学实验室练习题。基础巩固一。1 下列试剂中 氧化铜粉末 石灰石块 锌粒 试剂瓶中的盐酸 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 应该用镊子取用的是 应该用滴管取用的是 2 下面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 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 3 b 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 不能向...

初三化学下册

九年级化学下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a 23 c 12 o 16 cl 35.5 s 32 cu 64 zn 65 ba 137 1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d2 我国有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返青粽叶 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误食这样的粽子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a 盐 ...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走进化学实验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创新案例设计。设计思想。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增加镁条 铝片 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为使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 过程紧凑 有效,对课本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把置换反应的概念放在最后讨论,同时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以求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 能力,教学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