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期数学第六单元 面积

发布 2022-08-10 23:18:28 阅读 7358

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

编写者:陈鑫宇使用者:陈鑫宇使用班级:三加班。

学习目标:1、 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 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象。

学具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

前置作业:1就是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 )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教学过程:一、 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1、初步感受面积。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张纸,如果咱们要在这两张纸的面上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择哪纸?为什么?

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物体的面大,有的物体的面小。现在请你摸一摸数学书的面在**?桌子的面?黑板的面???

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黑板的面和窗户的面哪个大,哪个小?

2、面积的概念。

刚才通过观察交流,知道了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这些物体的表面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板书: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谁的面积最大?

—正方形。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二、 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小组合作: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测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结论:用正方形测量方便、准确。

在比较面积时,要选用统一的标准。

标准:面积单位。

2、常用的面积单位。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你们想不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1)1平方厘米。

哪出最小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量一量四边各是多少?

总结: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同样的方法:1平方分米、1平方米。

2)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估算物体的面积。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面积,还认识了几你面积单位,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检测。

第二课时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编写者:陈鑫宇使用者:陈鑫宇使用班级:三加班。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获得新知的学习过程。

2、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能较正确地估计出给定的长方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自主**、团结协作的精神。

前置作业:1、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学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谁来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 用手比一比这些面积单位。

二、**新知。

出示一本书。大家知道这本书封面的面积吗???有办法知道吗?怎么算长方形的面积呢???

1、小组合作。

1)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

2、 展示回报。

问:为什么面积是xx。如一横摆6个小正方形,可以摆4横,就是4个6。用4×6=24表示。

3、总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巩固。现在我们来算一算这本书封面的面积。

5、正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课堂检测。

四、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面积的计算。

编写者:陈鑫宇使用者:陈鑫宇使用班级:三加班。

使用日期:学习目标:能够熟练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学习重难点:熟练掌握计算公式。

练习:1、下面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算出它们的周长,填入表中。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求栏杆的长度。

3、 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四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编写者:陈鑫宇使用者:陈鑫宇使用班级:三加班。

学习内容:教材第82-83页例4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1、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会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自主预习:1、用纸剪出表示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分米). 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平方厘米呢?

我是这样做的: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 )个,竖排每排摆( )个,一共可以摆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用直尺去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 )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平方厘米)。

3、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 厘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

我是这样想的:1米=( 分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 平方分米。

5、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6、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 )面积单位: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 )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面积的计算,大家还记得常用的面积单位吗?

二、展示汇报前置作业:

1、依次展示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分米). 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平方厘米呢?

我是这样做的: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 )个,竖排每排摆( )个,一共可以摆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用直尺去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 )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平方厘米)。

3、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 厘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

我是这样想的:1米=( 分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 平方分米。

5、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6、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 )面积单位: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 )

三、小组交流讨论前置作业。

四、小组点评。

五、当堂检测:

1)练习填空: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83页做一做: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第五课时:公顷、平方千米。

编写者:陈鑫宇使用者:陈鑫宇使用班级:三加班。

学习内容:教材第84页内容,练习二十第1-3题。

学习目标:1、知道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2、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会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3、能正确地估计面积。

自主预习:1、自学教材第84页内容。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公顷平方米。

4、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想一想,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千米。相当于公顷。

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1平方千米平方米。

公顷= 平方米,1平方千米平方米,相当于公顷。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体育场太大了,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吗?我们今天要学的是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二、展示汇报前置作业:

公顷平方米。

2、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想一想,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千米。相当于公顷。

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1平方千米平方米。

公顷= 平方米,1平方千米平方米,相当于公顷。

三、小组交流讨论前置作业。

四、点评。1、小组点评前置作业。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六单元面积

第二课时 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比较 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写人 王其金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 学习目标 1 通过比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单位。2 知道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会度量物体的面积。学习重 难点 明确分清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自主学习。1 画一画 画出1厘米长的...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面积与面积单位》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面积与面积单位 第一课时。岳阳县黄沙街镇中心小学 胡青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1 74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并形成学生分析 类比 抽象 概括 推理地能力。过程与方法 学习选用观察...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内容 p60 62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封闭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封闭图形周长与面积的比较,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而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所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