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4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1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1.会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发展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经历先估计,再实际数一数的活动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估计意识,提高估计的能力。3.
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加强学生对数学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理解,以及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生会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准确的描述生活中的事物。(重)2.经历活动过程,积累经验,提高估计意识能力。(难)教学具准备:
1.教科书44页45页的图制作成挂图。2.容器若干个。
3.玉米、黄豆、大豆若干(学生自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学过了哪些数啊?生:1-100。
师:对!1-100都是我们认识的数。(板书:我们认识的数)这些数经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我们认识的这些数。
二、学习新课1.“说一说”。
1)进行第一项活动,出示教科书44页的第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的那些小朋友是怎样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的。
讲述: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并向他们那样说一句话吗?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完后组织学生汇报,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发言。(并根据学生发言得好的进行奖励。)
讲述: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2)进行第二项活动。
提问:你能说出家里每一个人的年龄吗?(先指定两名学生说,当每个人都很想说的时候,再让他们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最后再请两名学生说。
讲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你们平时对自己的家人都很关心。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智力小测试,比比谁最聪明。(出示44页的第二幅图)。
提问:你们看,这是小明一家。他们家有一个人,今年64岁。你们猜这个人可能是谁?还可能是谁?
讲述: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的岁数比较大,一般在5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生活中的数真有趣,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一定会用所学过的数来说说周围的事物。”
2.“猜一猜”。
1)讲述: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小组长和组员合作完成。组员的任务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小组长则要把组员猜的数、数的数记录下来。
请小组里的任意一个组员抓一把玉米,数数有几粒?
另外一个组员数,组长记录。完成后评出优胜小组,进行口头表扬,再指名汇报,老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
讲述:同学们抓一把玉米大约都在15粒左右。
再请小朋友们抓一把黄豆,不要数,先猜猜大约有多少粒?把你估计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记下来,估计得怎么样呢?
把你手中的黄豆数一数,把数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记录下来,交流估计得怎样呢?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的黄豆的数、数的数告诉大家?(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讲述: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出三位同学抓一把黄豆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玉米的粒数多,其余同学是不是也这样,这是为什么呢?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组同学讨论,教师指导。讨论结束后,指定代表发言,其余学生补充。
小结:因为一粒黄豆比一粒玉米小一些,所以一把黄豆的粒数就要比一把玉米的粒数“多一些。”(2)讲述:
请同学们抓一把大豆,不要数,你觉得一把大豆比一把黄豆的粒数多还是少?(指名说)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粒?
组长记录)估计好了以后抓一把大豆数一数,数的数也请组长记录下来。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的大豆的粒数、数的数量告诉大家。(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数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看表比较:一把大豆的粒数确实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要“少一些,”可见你们的**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呢。
讲述:因为一粒大豆比一粒黄豆小得多,所以在估计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一把大豆比一把黄豆的粒数少得多,这样估计出的结果就会和实际的记过比较接近。
3.“数一数”
1)出示45页的下面一幅图。
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的小朋友数了哪些数?如果我们也到校园里去,除了图画中的小朋友数的数以外,你还想数什么?
2)请小朋友们一起走出教室,分小组到校园里去数一数好吗?10分钟后我们回教室汇报。(学生分组到室外活动数完后组织学生交流)。
三、全课总结。
师:刚才小朋友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很好。交流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最后老师要对你们说的是:“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只有在生活中多寻找、多观察、多思考,才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奥秘,将来才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改变和创造生活而服务。”附送:
2019-2024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2教学反思苏教版。
教学反思:我们认识的数”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数单元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考虑到我所面对的孩子年龄只有岁,他们注意力不易持久,如果单纯让学生说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最后一个“数一数”环节要是安排学生室外活动,时间又是否允许?基于以上考虑,在课前我大胆的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以课前调查,课中交流,课中**,课后实践这条主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
一、课内外结合,活动中积累。
这节课是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些教学目标光靠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是远远不够的,本课最多只能解决一个方法指导的问题。大量的积累和感悟还要由学生自己在课外解决。
当我问:你们还在哪见过数?孩子们思维活跃,大胆举手,个个争着说。
正是由于课前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数的活动,才有了课上学生争先恐后的表现。学生在收集和汇报中充分体验到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小组分工,活动中体验。
小组合作是课标中所提出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促进集体协作精神的形成。这节课我针对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分工明确:组长负责抓,组员一起猜,一起数,记录员填表。
在“猜一猜”活动中采用了五个层次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在活动时,孩子们进行得比较有序。
三、重视估算,活动中指导。
新课标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说,这节课上我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每次学生汇报完所收集的数据后,我都引导他们小结:
这是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除此我还注重了估算策略的渗透。
如让学生猜年龄、根据一把糖的粒数估一估一把蚕豆、花生米有多少粒等这些环节,既激发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增强了数感,更让猜对的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一、时间没把握好。
由于这节活动课平行班都上过了,没有进行试教。教学前心里没什么数,还以为会来不及,实际却留了好几分钟时间。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更有弹性。
像这种活动课,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准备几个巩固训练题,以解燃眉之急。
二、教学机智还欠缺。
如:在课件**四个小朋友用100以内的数说话后,我提出:你听到了哪几个数?
由于只听了一遍,要让一年级的学生准确无误地说出四个数的确有难度。当时,我应该让学生从教材中再去读一遍,就能解决了。再如:
在猜老师的年龄这个环节,我应该在我的提示下让学生猜出确切的年龄。这样既可巩固了数的概念,又能更大地激发他们猜数的积极性。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6页共6页。
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1教学反思苏教版
2019 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1教学反思苏教版。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 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数学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也日益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生活语言。重视培养学生数的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地从数量上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体会到数的产生与发展,这是非常重...
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2教学反思苏教版
教学反思 我们认识的数 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数单元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我所面对的孩子年龄只有 岁,他们注...
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2教学反思苏教版
教学反思 我们认识的数 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数单元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我所面对的孩子年龄只有 岁,他们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