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卷___laojiu
班级姓名学号。
一、 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
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将军身被坚执锐欲信大义于天下。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先帝不以臣卑鄙。
3)恢弘志士之气于是与亮情好日密___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与朱元思书。
3、名著阅读(4分)
用线条将下列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战国策》 司马迁西汉。
史记陈寿晋。
三国志》 范仲淹西汉。
渔家傲·秋思》 刘向北宋。
4、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古诗文。(6分)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为报倾城随太守。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现作者自己有雄心壮志,却无法最终实现的句子是。
5)写出你学过或自己积累的古人有关离愁别恨的一句诗句:
5、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2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6、上课铃声响了,某位同学还慢吞吞地往教室走,进教室之后,依然不紧不慢地走到座位上,此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他在楼道里乱追乱窜,老师批语了他,你看他现在稳重多了,连打了上课铃,依旧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教室里爆发出大声哄笑。
(3分)
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
(1)言外之意。
(2)你说的话。
7、某班举行以“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活动,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
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有弊无利。一方面,初中生能参与的社区公益活动,无非是。
扫扫地,擦擦窗。做这样的小事,对初中生的成长意义不大。另一方面,学好文化知识是初中生的主要任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如果你是乙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反驳,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
由?要求:先摆出你方观点,再进行反驳。(3分)
观点。反驳。
二、阅读理解与**(35分)
一)(13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雄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否,非若是也。
3)天下缟素徒以有先生也。
9、下面各句中“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c、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0、翻译下面句子(3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1、、“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神?(2分)
12、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是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的性格特点。(2分)
13、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二)(8分)
东坡画扇 (宋)何薳。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
”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
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
始踰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②陈诉:
状告。 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④某:我。 ⑤姑:
暂且。⑥发市:开张。
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⑧踰:走出。⑨逋(bū):
拖欠。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分)
(1)某家以制扇为业2)至懊悔不胜而去。
1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d、即以付之曰(把)
16、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17、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3分)
三)(8分)
熙宁十年秋,彭城①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②。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③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④田,或翔于云表;暮则ィ素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注释]①彭城:古地名,今徐州。 ②扉(fēi):门。 ③适:恰好。④陂(bēi):水边。 ⑤素(sù):向,沿着。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2)作亭于其上。
(3)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4)故名之曰“放鹤亭。
19、下列句中的“于”与“或翔于云表”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告之于帝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皆以美于徐公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0、翻译下列句子。(2分)
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
五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4 201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检测卷。一 填空题。每题1分,共32分 cmm3平方米9平方分米平方米。0.8dm2cm26公顷平方千米。5.08公顷公顷平方米。2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平移可以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这个图形的高相当于这个图形的在转化过程中,形状变了...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 上 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全卷满分100分,时限100分钟 一 基础知识 42分 1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5分 1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2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3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4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5 河曲智叟亡以应。2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中的意思。14分 百川灌河 望洋向...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 基础知识运用 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加点的字词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孤不度德量力度已失期 b扶苏以数谏故卒数万人。c以君为长者长跪而谢之曰 d好为 梁父吟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2 下列句子在朗读时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 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 先帝之殊遇,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