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典型例题

发布 2022-08-07 08:26:28 阅读 3102

典型例题2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5 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5 m/s,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平均速度的公式为,其中s为全程的距离,而t代表全程的时间,因为本题并未告诉全程距离为多少,我们可以设为s,这样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全程所用时间t=t1+t2,所以.

题型试题】试题1 想一想,填什么最正确?

(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在第一秒内的速度为2 m/s,在第二秒内的速度为3 m/s,那么在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

解析因为第一秒内速度为2 m/s,所以第一秒内的路程s1=v1×1=2×1 m=2 m;第二秒内的速度为3 m/s,所以第二秒内的路程s2=v2×1=3×1 m=3 m,因而两秒内的路程共为s=s1+s2=2 m+3 m=5 m,所以2 s内的平均速度.

(2)某同学参加百米短跑,当14 s末跑到终点时测得其速度为12 m/s,那么该同学在跑100 m时的平均速度为___

解析这里要抓住平均速度的定义,并对题给条件进行一一认真的分析,这里百米赛跑意味着全程距离为100 m,14 s末跑到终点,意味着总共所花的时间为14 s,而12 m/s为跑到终点瞬间的速度,这个速度与平均速度并无直接关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3)一位同学开始跑步,在第一秒内跑了2 m,在第二秒内跑了3 m,在第三秒内跑了4 m,那么在前2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___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

解析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应为前2 s内的路程被2 s所除,根据题给条件,前2 s内路程为第一秒内路程和第二秒内路程之和即为2 m+3 m=5 m,所以前2 s的平均速度为;前3 s内的平均速度应为前3 s内的路程之和被3 s所除.根据题给条件,前3 s内路程之和为2 m+3 m+4 m=9 m,所以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为.

从这一题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时间和路程范围来说,平均速度的值是不同的,所以说在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搞清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试题2 看一看,你能选出正确答案吗?

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为( )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无关。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有关。

c.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

d.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解析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意味着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它在通过任何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任一位置的速度和任一时刻的速度都相等,所以a项对,而b项错.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具有相对意义,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例如列车向东行驶,而列车里的人从车头走向车尾,这样站在车内和车外的人对此人的行走方向和速度大小就说法不一了.所以c项对;而d项是错的,因为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是两个概念,两种计算方法是不能混淆的.综上所述,a和c是对的.

纵横试题】试题1 一辆汽车先以40 km/h的速度上一个斜坡,接着又以60 km/h的速度下此斜坡,求此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解析既然是整个过程,即包括上坡和下坡过程,那么路程和时间也就是整个过程.我们可以设斜坡长度为s,那么整个过程的路程为2s,而时间分为上坡时间和下坡时间,总时间即上、下坡时间的总和,所以,这样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即为:

试题2 一个自动扶梯在40 s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人送到楼上.如果扶梯停开,人走上去需用120 s,那么当人仍以原来的速度沿着开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多少时间?

解析这题是一个简单的速度合成问题,即人上楼的实际速度应为人上扶梯的速度加上扶梯对地的速度之和,因为不知道扶梯相对楼底和楼上的长度,我们设其长度为s,这样扶梯的速度为,而人对静止扶梯的速度为,当人沿着开动的扶梯上去时,所用时间:

转化试题】试题1 某同学参加推铅球比赛,他的最后成绩是6.5m,那么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是( )

解析这题实际上是对路程概念的理解.我们都有经验,推铅球时,铅球是沿着一条弧线运动的,它的轨迹是曲线而不是直线.这里所问的铅球在空中的路程就是指曲线轨迹,而它的成绩6.5 m是指的水平直线距离,我们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以直线为最短.所以路程总要大于这个直线距离6.5 m,因而应选b.

试题2 甲汽车行驶到a点时的速度是45 km/h,并以这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甲车行驶过a点0.5 h后,乙汽车立即从a点出发,经过2 h乙车在b点追上甲,求乙车在ab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解析甲在运行了0.5 h后,乙才开始运行,说明甲在乙运行前已超前了0.5 h的路程,这样在乙2 h后追赶上甲时,甲已离a点有2.

5 h的路程,而乙必须用2 h来完成此路程,所以有关系v甲(2+0.5)=v乙×2,这样就有:

试题3 某同学从家里坐汽车回学校,共用时间3 h,汽车的速度为40 km/h,他从学校回家时坐的是火车,火车的速度为90 km/h,设公路和铁道总是平行,那么这个同学坐火车回家用多长时间?

解析这种题目有多种解法,但是要抓住本质,即无论坐汽车还是乘火车,路程相同.设路程为s,汽车速度为v1,所用时间为t1,火车速度为v2,所用时间为t2,这样可得:s=v1t1,s=v2t2,所以,v1t1=v2t2,.

综合试题】试题1 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43.2 km/h的速度行驶,汽车在按喇叭2 s后听到了回声,那么在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

解析这一题要注意汽车鸣喇叭后在继续行驶.汽车行驶速度为.设汽车在鸣喇叭时离山距离为s,而听到回声时离山距离为s1,这样声音的传播距离为s+s1,而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所行距离为s-s1,因为时间相同可以列式为,所以.

解得s1=328 m.

试题2 甲、乙两列火车,车长分别为l1和l2,在相邻的两条轨道上,甲车以速度v1向东匀速行驶,乙车以速度v2向西匀速行驶,则甲、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时间为多少?

解析解此题首先要搞清物理场景,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以地面为参照物,相互移动的距离应该为两列火车长度之和,即s=l1+l2,又因为以地面为参照物,两列火车速度反向,所以相对速度应为两列火车速度之和,即v=v1+v2,根据速度公式定义,所以.

试题3 某人身高1.7 m,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1 m/s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 m,再经过2 s,他的影子长为1.

8 m,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草图,如图11-7所示,人本来位置在cd,经过2 s时间到达c'd,因做匀速运动,所以sdd'=v·t=1×2 m=2 m.令bd=x,路灯高度为h,由于△abe∽△cde,所以,因为cd=1.7m,be=(x+1.3)m,de=1.

3m,得。

又由于△abf∽△c'd'f,所以,∵ c'd'=1.7 m,bf=(x+2+1.8)m,d'f=1.8m,得:

解①和②式可得路灯高h=8.5m.

试题4 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行人看见前面一辆大客车,后面一辆小轿车都一直向东行驶,大客车的速度为v1,小轿车的速度为v2,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客车中后排乘客看见小轿车离得越来越远,v1一定大于v2

b.大客车中后排乘客看见小轿车与自己远近不变,v2一定等于零。

c.大客车中后排乘客看见小轿车离得越来越近,v1一定大于v2

d.小轿车中乘客看见自己逐渐靠近大客车,v1一定小于v2

解析这题首先要看清v1和v2是地面上的人所看见的,所以v1和v2为对地速度即以地面为参照物的速度,而大客车后排上的人本身是坐在以v1行驶的车上,自身就具有对地速度v1,此人观察小轿车时用的是对大客车的相对速度,因为大客车在前,小轿车在后,若v1>v2,即大客车比小轿车要“快”,因而相距越来越远,故a项对.当距离不变时,一定为v1=v2,故b项错.若距离变近,一定是v2>v1,即小轿车比大客车要“快”,故选d项对而c项错.

阶梯试题】试题1 甲、乙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但每次甲总比乙提前10 m到达终点,若甲从起跑线后10 m开始再与乙比赛(乙仍从起跑线开跑)那么结果是( )

解析这题乍看起来似乎应该选a,但认真算起来却并非如此,我们先设甲速度为v1,乙速度为v2,根据题意有,即。

再设甲跑完110 m所用时间为t1,乙跑完100 m所用时间为t2则有:

由①和②式得,所以t1<t2,故应选c项.

试题2 甲用15 km/h的速度前进3 h后,乙从甲出发处以25 km/h的速度追甲,乙需多少时间才能追上甲?

解析因为甲先行3 h,所以在3 h内已经超前了s1=v甲t1=15 km/h×3 h=45 km.设在时间t2内乙追赶上甲.此时甲又行了s2=v甲t2,所以追上甲时,乙所走的实际路程s3=s1+s2,即v乙t2=45+v甲t2.把v甲=15 km/h,v乙=25 km/h代入,解得t2=4.5 h.

试题3 一轮船从重庆到上海需要5天,而从上海到重庆需要7天,那么有一木排从重庆顺流漂到上海需要多少天?

九年级物理典型例题

解析这里要特别注意,它们都是空心球,单从材料看,由于密度不相同,而质量相同,所以体积是不一亲的,铝密度最小体积最大,铜密度最大体积最小 但是做成空心球后,其材料厚度 即内外半径之差 不知道,所以无法判断三个空心球的大小 故选d 试题4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已知液体甲的质量m...

九年级物理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1 一个物体重50 n,放在水平光滑桌面,现有一个50 n的水平力来推物体,此物体共受几个力?若被水平推动了20 cm,那么这些力各做功多少?解析如图14 3所示,该物体共受三个力 竖直向下的重力,桌面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向右的推力 但因为g和n都与水平的距离垂直,因而都不做功,只有...

九年级物理典型例题

选b 试题3 所受重力为1 n的物体,它的质量为多少千克?解析根据g mg,质量为0.102 kg的物体其重力为1 n 试题4 每一个弹簧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拉力超过了这个范围,弹簧的 就不再跟拉力成正比,撤去拉力后弹簧也不再恢复 了 解析这里讲的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条件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主要是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