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A卷

发布 2022-08-06 20:40:28 阅读 6467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各种粒子,不带电的是( )

a.原子核 b.质子c.中子d.电子。

2、某饮料的标签上标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

013 锶:0.059 6 锌:

0.001 62 钙:4.

69 钠:18.4。

这里的硒、锶、锌、钙、钠是指( )

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铝b.氢气c.金刚石d.氯化钠。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两个氧分子---o2b.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c.氯酸钾---kc1o3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6、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b.8c.14d.20

7、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

a.公路上大雾弥漫b.花棚里香气扑鼻。

c.湖面上柳絮飘扬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8、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

9、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c2h5oh)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d.双氧水(h2o2)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10、下列方框中,符合2n2的是。

abcd11、某元素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具有与ne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为阳离子b.该粒子原子序数为10

c.该粒子可表示为o2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

12、据报告,哈密地区白山钼矿发现新矿源,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钼矿,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d.元素符号为mo

13、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水受热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所占体积变大。

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了。

14、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bcd1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一一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一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一—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一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16、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17、如图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的是( )

abcd.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b.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19、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20、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第ⅱ卷(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共55分)

21、(7分)(1)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两个氧分子三个氢氧根离子。

三个氩原子两个镁离子。

2)写出符号中“2”的含义:2sca2

n222、(5分)铁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56,则构成铁原子的粒子共有___个,其中质子有___个,中子有___个,电子有___个,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23、(4分)如图a~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ab c d e

1)在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填字母);

2)在a~d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填字母);

3)在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填化学符号);

4)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②分别表示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如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

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

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25、(10分)**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至右元素过渡到元素,并以元素结尾。

3)氯原子的质子数是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

5)在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26、(6分)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 “分子” “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 “阴离子”)其符号为 。

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说明 本卷共有五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 选择题 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 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b 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 ...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周清。命题人 程艳平班级姓名分数。一 选择题 8分 1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2 有一个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和8个质子,另一个原子的核内有8个中子,核外有8个电子,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质子数。3 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c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 氮气的化学式为n2 9 图3 2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是金属元素。b 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c 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 该粒子可表示为x 图3 2 10 图3 3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