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发布 2020-11-07 03:34:28 阅读 5057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朝晖夕阴(huī) 琅琊(láng) 庵(ān) 樽(zhūn)

b.潇湘(xiāo) 滁(ch崇祯(zēn) 珍羞。

c.霏霏(fēi暝 (mín更定(gēng) 箸(zhù)

d.曜(yào) 晦明变化(huì 拏 (ná) 宫阙(quē)

解释:a:zūn b:zhēn c:míng。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b.湖南卫视着力打造的大型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寓教于乐,让观众获益匪浅。

c.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都是光明的孩子,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得惟妙惟肖。

d.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力量的中流砥柱,担负起抗日救亡的历史责任。

解释:a、形容对人崇拜崇敬到了极点。b、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

c、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d、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囊括:全部包罗。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 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过去这个学校不执行“学生以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很低。

d、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解释:a前后矛盾。b词语赘余,删掉“不再”。c宾语残缺,“学生以学习为主”后加上“的方针”。

4、下列几个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3分) (b )

孩童时期就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

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

比如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就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

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

abcd.①⑤

5、a.中国人到此一游的印记刻刀了埃及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要求缩写句子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一)浪淘沙①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②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①本词为欧公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

紫陌:京城郊外的道路。

此词是作者与友人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词中伤时惜别,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上片由现境而忆已过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游之乐;下片再由现境而思未来之境,含遗憾之情于其中,尤表现出对友谊的珍惜。全词笔致疏放,婉丽隽永,含蕴深刻,耐人寻味。

译文:端起酒杯向东方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一去匆匆。洛阳城东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欢聚和离散都是这样匆促,心中的遗恨却无尽无穷。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将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相从?

6.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垂杨”同“东风”合言可以想见吸风吹排、界柳飞舞、景色选人,正是玩的好时机。

b.“当时”即下面的“去年”,“芳丛”说明此次游玩主要是赏花。

c.“聚散苦勿勿,此根无穷”指本来就很难聚会,面刚刚会面,朋友又要匆作别,词人对朋友的行为怀恨在心。

d.词作在时间上跨越了去年、今年和明年,上片由眼前景面思去年同之乐,下片由现在情景而思未来之境。

解释:“聚散苦匆匆”,是说本来就很难聚会,而刚刚会面,又要匆匆作别,这怎么不给人带来无穷的怅恨呢!“此恨无穷”并不仅仅指作者本人而言,也就是说,在亲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这种怅恨,从古到今,以至今后,永远都没有穷尽,都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己矣!”(南朝梁江淹《别赋》)好友相逢,不能久聚,心情自然是非常难受的。这感叹就是对友人深情厚意的表现。

7.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此词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以惜花写情别,构思新颖,富有诗意。

b.此词充分调动联想与想象,既写了现实之景,又联想了过去之景,同时还想象了未来之景。

c.“今年花胜去年红”一句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正是“以乐景写哀情”。

d.此词笔致疏放;婉丽隽永,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猜》词风相近,均为豪放深词作。

二)郢人有遗①燕相国书②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 "举烛。"云而过③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注]①遗(wèi):给,送。②书:信。③过:错误,过失。

参考译文。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要写信给燕国的宰相。晚上写信,因为照明的火炬不亮,于是对拿火炬的侍从说:

“把烛火举高点。”一边说一边错误地在信上写“举烛”两字。但举烛并非这封信的本意。

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十分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要任用德才兼备的贤人。”燕国的宰相向燕王禀告了任贤的道理,燕王十分高兴,国家因此大治。

燕国是治理好了,但这不是信原来的意思。当代的学者,大多数也像这样。

寓意:燕国的宰相读信时望文生义,误解“举烛”之意却使燕国得到大治。作者讽刺当时学者托古改制,虽然提出了种种有道理的主张,但与历史本来事实大相径庭。

8.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b.举贤而/任之。

c.王/大说,国以/治 d.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的意思。(3分)

1)谓(对什么说(2)说通“悦”,高兴((3)白(禀告。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燕相受书而说之。

2)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11、."今世学者多似此类"中"此类"指代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今世学者"持怎样的态度?

【答】此类指燕相曲解郢人信中"举烛"含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凭主观臆断,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牵强附会,曲解原义,以误传误,穿凿附会学风的批判。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要学会由此及彼。难度适中。

三、现代文阅读。

一)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

“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忽然响了。

只听母亲在**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3.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4分)

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21.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4分)

22.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4分)

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2)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23.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答案:七、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20.②去年秋天(1分),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1分)

这个周末(1分),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1分)

21.概括人物形象的2分,具体分析内容得2分。

示例一: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2分),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2分)

示例二: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2分),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努力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2分)。

22.(1)讲明“才”的表达效果(1分),进行删与不删的比较(1分)

示例一:“才”字细致表明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1分),如果把它删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1分)

示例二:“才”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是,一面下楼倾听母亲的动静,期待他赶快回家,听到关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真切的感情。(2)理解句意1分,合理分析1分

示例一:这是用特殊的说法来表达特别的感情,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她对“我”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

示例二:这句话虽不合理,但是不合理的表达却有很好的表达效果,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时的心情。

示例三:此句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又巧妙自然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的疼爱和牵挂之情。

23.能答出“我”对母亲的两种情感各1分,分别进行分析各1分

示例: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2分),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2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 积累运用 23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嬉闹 x 阴晦 hu 潮汛 x n 撅断 ju b 抠出 k u 肥硕 shu 棱角 l ng 纸捻 ni n c 栈桥 zh n 糟蹋 t 呵斥 h 幽咽 y d 脾气 p 嗤笑 ch 撇嘴 pi 毛毛剌剌 c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总得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 30分 1 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2分 栈桥a zh n b ji n 惯例a li b l 别墅a sh b y褴褛a l nl b l n l u 拮据a ji j b ji j 煞白a sh b sh 糟蹋a t b ta 2 按拼...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 积累运用 23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嬉闹 x 阴晦 hu 潮汛 x n 撅断 ju b 抠出 k u 肥硕 shu 棱角 l ng 纸捻 ni n c 栈桥 zh n 糟蹋 t 呵斥 h 幽咽 y d 脾气 p 嗤笑 ch 撇嘴 pi 毛毛剌剌 c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