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技巧策略

发布 2022-08-04 02:29:28 阅读 4273

最新九年级物理复习技巧策略。

根据中考命题的特点,中考复习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但在考查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

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认识和掌握,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数的记忆和理解,对物理学史的重大发现的了解,这类试题绝大多数是源于教材内容,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教材。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

1)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的意义。如:光滑、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摩擦和滑轮重,pz.5v、0.3a、正常工作等等。

2)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如:

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等物理规律,这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此外,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中也考核了其他一些常用方法。如“模型法”,例如:

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等。此外还有“类比法”、“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观察法”等。

3)注意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4)注意教材中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和过程。

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

因此,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习。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四大板块。

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事件上来,从而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白炽灯,就牵涉到许多物理知识,为什么灯泡内要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氩等气体?

灯泡的灯丝为什么要用钨丝制成?灯泡的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是绝缘体?

为什么功率小的灯泡的灯丝细?等等。

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

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习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附参考资料2《必记知识》

一、物理定律、原理: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发射定律。

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

二、物理规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

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

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

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

三、应记住的常量:

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

2、速度:1m/s=3.6km/h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v固》v液》v气。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

3、密度:ρ水=ρ人=103kg/m3ρ水》ρ冰ρ铜》ρ铁》ρ铝。

1g/cm3=103kg/m31l=1dm31ml=1cm3

g=9.8n/kg

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

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四、物理中的不变量: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跟路程的多少,时间长短无关。

五、生活中的物理模型:

1、连通器:如水壶、水位计、船闸等。

2、杠杆:如撬棒、天平、杆秤、独轮车、铡刀等。

3、轮轴:如板手、螺丝刀、自行车的车把等。

六、物理公式。

序号物理量计算公式备注。

1速度v= s / t1m / s = 3.6 km / h声速340m / s光速3×108m /s

2温度t :摄氏度(℃)

3密度ρ= m / v1 g / c m3= 103kg / m3

4合力f = f1- f2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 = f1+ f2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5压强p = f / sp=ρg h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固体中的柱体。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76 cmhg柱= 1.01×105pa = 10.3 m水柱。

6浮力①f浮= f上- f下。

f浮= g–f

漂浮、悬浮:f浮= g

f浮= g排=ρ液g v排。

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计算浮力的步骤: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②f浮=g(ρ液=ρ物)悬浮。

f浮<g(ρ液<ρ物)下沉。

7杠杆平衡f1l1=f2l2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8滑轮组f = g / n

f =(g动+ g物)/ n

s= nh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9斜面公式f l = g h适用于光滑斜面。

10功w = f s = p t单位:j

11功率p = w / t = fv1kw = 103w,1mw = 103kw

12有用功w有用=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w额=ηw总。

13额外功w额= w总–w有= 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14总功w总= w有用+ w额= f s = w有用/η

15机械效率η= w有用/w总=g /(n f)

g物/(g物+ g动)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16热量q=cm△tq=qm

17欧姆定律i=u/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8焦耳定律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的电热计算。

19、电功。

定义式—w=uit=pt(普适)

导出式—w=i2rt;(串)

w=(u2/r)t;(并)(1)使用公式时,各物理量通常都采用国际单位。

2)对于物理量的定义式还需其物理意义。

3)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

4)会灵活对基本公式进行变形。

20电功率定义式——p=w/ t=ui (普适)

导出式——p=i2r;(串)p=u2/r;(并)

21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

22并联电路i=i1+i2u=u1=u2

1/r=1/r1+1/r2

r=r1r2/(r1+r2)

七、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

1、控制变量法:该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控制其他各项因素都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从而得到这一因素是怎样影响这一物理量的。

这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用这种方法的有:(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的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类比法:把某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感念类比为形象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把电流类比为水流,电压类为水压;声波类比为水波;

3、转换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

4、等效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

如用可以总电阻代替各个分电阻(根据对电流的阻碍效果相同)、用合力代替各个分力(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5、建模法:用实际不存在的形象描述客观存在的物质叫假想模型法,如:用光线来描述光的穿传播规律;用假想液片法来推导液体压公式: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分布特点等。

6、比较法:如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比较、对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行比较等。

7、理想实验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尽心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进一步推理的科学方法,如: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而推理出来的定律;人民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贺也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结论。

如牛顿第一定律。

8、分类法:如物体可分为固、液、气;触电的形式可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等。

9、图像法:如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图像;运动物体的路程和时间图像。

10、逆向思维法: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场之后,法拉第思考——既然能“电生磁”,那么,反过来能不能:“磁声电”?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法。

八、物理科学**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九、问答题。

1、跳远运动员都是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什么?

答:利用惯性,跳起后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大跳远的距离,所以运动员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2、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答: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是为了使它们的齿或刀锋利而减小受力面积,使用时用同样的力可增大压强。

3、把塑料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它来挂衣服或书包。这是什么道理?

答:塑料挂衣钩紧贴墙面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挂衣服或书包后,吸盘与墙壁产生的摩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4、钢笔吸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是什么原因?

答:按下弹簧片时,橡皮内的一部分空气被挤出,放手后因橡皮管要恢复原状使管内空气压强低于管外大气压强,墨水被管外大气压强压进水管内。

5、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为什么?

答;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饭菜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饭菜越快熟。

6、你在**上擦一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身体吸收了热量,使**的温度降低感到凉。

7、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为什么?

答:因为钨丝受热产生升华现象,然后钨的气体又在灯泡壁上凝华的缘故,所以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

8、冬天,人在感觉手冷的时候,可以用搓手的办法使手变热,也可以把手插进裤袋里使手变热,这两种办法各是通过什么方式使手得到热量的?

答:搓手通过做功得到热;手插进裤袋用体温把手暖热,这是通过热传递得到热。9、冬天人们从外面进屋后,总喜欢用口对着双手哈气,同时还爱两手相互摩擦,这是为什么?

答:冬天室外很冷,人的双手总是裸露,而人口呼出的气温近于人的体温,对手哈气,可使手吸收口中呼出的气的热量;双手互相摩擦,摩擦力做功,增加手的内能,都可以使手变得温暖。10、在北方的冬天,*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后,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答:冬天,眼镜片在室外是冷的,进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屋子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后液化(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11、安装照明电路时,如果装保险丝时拧得不紧,往往容易熔断。为什么?

答:如果保险丝拧得不紧,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电阻就会增大,通电时,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部分冰会发热,时间长了就容易熔断。

12、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都不怎么热,为什么?

答:因为铜导线和电炉丝串联,根据q=i2rt,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但铜导线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铜导线却不怎么热。

九年级物理复习的策略

作者 王晓东。中学理科园地 2013年第02期。摘要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标为依据,全面务实做好课前 课中 课后的复习。关键词 主体,面向全体,关注落实,扎实,务实。中考物理复习时间短任务重,仅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是不够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初三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负...

九年级物理教学和复习总结策略

九年级物理复习策略研讨。李有忠。一 现状分析 学生的学习已经进入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小部分学生已经进入冲刺状态,但大部分学生由于在八年级的基础差,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益,在2012年的中招考试中使学生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是我们全体...

2024年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策略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策略。河源市第一中学。物理中考总复习是提高学生物理成绩与物理综合素养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初中物理知识点繁多且抽象,加之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复杂,再有物理试题对情境要求强,考试对实验有要求,所以物理复习主要任务 一是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