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学案

发布 2022-08-04 01:49:28 阅读 6188

课题:11.1节从闪电谈起主备人: 审批人签名:

班级姓名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记住带电体的性质。

2、记住正、负电荷的规定。

3、记住正、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4、掌握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5、能列举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2、自主学习。

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则说它们带了电,或者说有了 ,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称为。

2、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相同的电荷,称为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相同的电荷,称为。

3、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4、验证物体是否带电。

方法一:利用带电体的性质,即。

方法二:实验室用它的原理是利用。

5、人类知道了电的性质,就可以有效地利用起它来,比如发明了“静电喷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技术;也可以避免电的危害性,比如建筑上方通常利用来避免雷击。

3、互动**。

1.橡胶棒同毛皮摩擦后,橡胶棒会带上负电荷,如果此时把橡胶棒和毛。

皮放在一起,一段较长时间后橡胶棒和毛皮分别带什么电荷?

2.一验电器金属指针已经张开一定的角度,现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金属球,发现指针先减小角度,后又张开,则原来验电器上带的是什么电荷?

3. 油罐车尾部为什么有必要装上一根铁链,并且拖在地上?

4. 电风扇永久了,扇叶上经常有很多灰尘,这是什么道理?

4、过关测试。

1、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a吸引b,a排斥c,c吸引d,若d带负电,那么b将带电。

2、用带电体靠近吊在细线上的通草球时,由于带电体能够所以通草球会被带电体吸引过来,但接触后立即就离开了,这是因为它们都带上电荷,互相的缘故。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悬吊着的轻质小通草球时,发现互相吸引。由此可知在悬吊着的轻质小通草球( )

a)带有正电荷

b)带有负电荷。

c)不带电荷。

d)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4、图所示,是四个吊在细丝线上的通草球所表现出的情况。可以断定 __图中两个通草球一定都带电。

5、有3个轻质小通草球,任何两个靠近时均相互吸引,则( )

a)3个小球都带正电。

b)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另一个小球不带电

c)两个小球带同种异荷,另一个小球不带电。

d)3个小球都带电,其中两个带同种电荷。

5、中考真题。

1、(08昆明)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无法判断。

2、(08襄樊)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着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

3、(08临沂) 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带 ,造成火灾隐患。

4、(08厦门)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

5、(08上海)通草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

6、反思。

九年级物理教学案

灌云县图河中学九年级物理学案。课题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课时 第一课时课型 新授。主备 李明审核 九年级物理组。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活动,认识到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2 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3 知道热传递和做功...

九年级物理杠杆教学案

作者 任永富 初中物理贵州黔南物理一班 评论数 浏览数 8 238 发表日期 2011 01 07 15 10 20 杠杆教学案。学习目标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会做力臂。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学习过程。一 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九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如何进行中考总复习 建议之一 认真研读 课标 中考命题的根本依据是 课程标准 只要真正领会并落实 课程标准 的精神,就能达到国家对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必须遵照 课程标准 的要求开展复习工作。尽管中考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但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仍占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