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8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压强》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我将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程序的安排与意图三个方面谈谈本节教学的构思。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对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较为熟悉,但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基础上,和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压强是全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
因此,搞好压强的教学是抓好本章教学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具有力的初步知识和受力分析能力,熟悉科学**活动的环节,实验**积极性高,抽象思维不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比较弱。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经历**的主要环节,通过**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性物理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
压强的概念统领全章、贯穿全章,因此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2、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得出压强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3、教学关键:实验的成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科学**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压力效果的实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主要反映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要点)。
一)设计思路和理念。
本节设计总体思路:从有关压强的生活情景引入压强课题,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感受压力的效果,自然形成压强概念,并用所学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应用。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突出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法和学法。
1、教法:根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本课主要采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来发现自然规律。
2、学法:根据以上教法及学生年龄特点,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在具体的**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获得对压强概念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程序的安排与意图(包括教学**和板书的使用步骤及其理由)
一)教师课前准备。
1、教学**准备:多**硬件和相关课件准备。
采用多**作为教学的辅助,使教学声图并茂视听并举,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实验器材准备:海棉、橡皮泥、肥皂、气球、砖两块、
一只削好的铅笔、自制压力小桌、自制压力演示器(铜圆柱体绑在钢锯片上)、钩码一盒、废旧小矿泉水瓶、水、针、图钉、细线等。(盆盆罐罐当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让土器材成为实验教学的生力军)
二)教学程序设计。
为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本节教学程序设计采用以下几个板块进行:
第一个板块:情境导入;第二个板块:压力概念;第三个板块:
感受压力的效果;第四个板块: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及计算;第五个板块: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第六个板块:
总结和反馈。
1、情境导入。
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入课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2、压力概念。
通过**引入中“冰破裂”导出压力概念。对压力概念的教学不宜用太多时间,分两步完成:
1)建立概念。
展示茶杯对桌面、图钉对墙面、木块对斜面等代表不同方向压力的生活现象**,通过受力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压力共同特征,导出压力概念并板书。
板书一: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深化理解。
由于重力知识的干扰,学生以为压力一定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为了突破压力学习难点。我利用自制教具设计了一个实验:
将钢锯片平放、斜放、竖放,从形变大小引导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压力和重力大小,为理解压力效果作好铺垫。
3、感受压力效果。
让学生感受压力效果,**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为压强概念的建立做准备。
1)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我设计两个体验活动:体验一:用手指压铅笔两端。
体验二:用不同的力压气球,用针尖扎气球。
意在通过体验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欲望,并有所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分组自选器材对可行性方案自由**,验证猜想。
实验**中要求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老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时不受器材的限制,大胆尝试,根据自己实际选择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分层次的教学,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交流总结。
学生分组汇报不同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实验中,学生往往忙于动手,而忽略实验的记录和总结,老师及时让学生填写实验单并展示实验方案,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得出结论,并体验成功快乐。
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尽情体验,加深对压力作用效果的理解,从而更好理解压强的概念。充分体现出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这一理念。
4、压强概念。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学生已经认识到压力的效果不仅跟压力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由此提出压力的大小能否反映压力的效果?引起学生思考,从而指出在物理学中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压强来反映压力的效果,揭示出压强的物理意义。
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比较压力效果的两种方法,通过两种方法分析对比,启发学生分析压力大而作用效果不明显是不是压力被面积分散了,问学生能否找到一种计算压力效果的方法呢?自然给出压强的定义、定义式及单位。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⒊公式:p=f/s
单位:pa,1pa =1n/m2,1pa含义)
这种按照“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逻辑顺序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在前面学习速度、密度时已有接触,在这里加以。
强化,体现了对方法的重视,同时也为后续功率等物理量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例题使学生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更进一步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先看书自学,在此基础上交流讨论获得相关知识,教师分析例题,主要强调公式的应用和解题规范。深刻挖掘例题的隐含意义:
一是单位要一致,二是正确理解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含义。三是进一步加深对压强的理解。以砖块为例分析压力、接触面积及压强。
同一块砖怎样放置压强最大?那么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呢?自然引入下一个问题---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
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途径。然后****生活中一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所在。并展示各种**,组织学生讨论它们分别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意在将压强知识联系在生活中应用能加深学生对压强意义的理解。突出新课程“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6、总结和反馈。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形成知识体系,既总结知识也总结方法。解释现象:在杂技表演时,气功师躺在钉子上,人却毫发无损。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引入新课时的问题,如果要设法营救落入冰窟窿的人,设计多种营救方案。
意图:学以致用,前后呼应。使整个课堂浑然一体。(三)板书设计。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强1、意义:表示压力的效果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3、公式:p=f/s
总之,在这一节课的设计上,我根据新课标精神,以现代课堂教学观为指导,以实验活动为基础,采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力求突出课堂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但课堂内容较多,讲解时注意侧重点,把握时间节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压强复习题
第八讲压强。练习1时间 30分钟分值 41分 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一 选择题。1.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b.剪刀有锋利的刃,可以减小压强。c.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d.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2.20...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压强试卷
压强 练习。一选择题。1.2015扬州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2.2015张家界 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3.2015潍坊 下列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4.2015 济南 下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5.2015南通 重2n的文具盒,放在今年中考物理化学答题卡上,用相...
八年级物理 沪科版 压强说课稿
对刚才的问题,可能同学们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二 讲授新课 一 压力。我们用手指去按圆珠笔尖的那头,你会有什么感觉?生 手指会感到痛 手指会感觉痛说明了什么?是不是说明有一个力作用在手指上?像这个力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生 压力 给出压力的定义 物理学中将垂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