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
的关系;②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
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
教学用具: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正方体木块、等质量等底面积的铁快和铜块、木板、玻璃板、毛巾、小木棍、实验记录**。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学生表演:1.在地面上滚动的篮球渐渐停下。 2.用筷子夹表面粗糙不同的铁球。
教师问:“篮球为什么停了下来?筷子为什么能把铁球夹起来?”
学生回答:因为存在摩擦力。
知识**。一研究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教师提问:如何移动较重的木箱?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给它加上轮子。
教师:加上轮子后滑动摩擦就变成了滚动摩擦,那么大家猜想一下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关系?
学生回答: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教师:到底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下面大家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一下!
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完成后一组汇报并组织学生讨论后得到结论:在压力相等的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二增大摩擦的方法。
教师: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有那些方法来增大有益的摩擦?
学生讨论后回答: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②增大压力。
**录像片增大摩擦的实例。
教师:以上事例中分别是利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那些用这种方法增大摩擦的事例。
组织学生讨论。
三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师:那我们如何来减小有害的摩擦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①给接触面加润滑剂 ②减小压力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录像片减小摩擦的实例。
并简单介绍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原理。
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
学生讨论后回答。
组合建模。本节课我们在一起过得很愉快,我想大家也和老师一样,有很多的感想吧。下面请你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本节课的收获,或者你还存在什么疑惑吧。
目标检测 1.关于摩擦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卷笔刀削铅笔时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b、 物体只有在运动起来以后才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 自行车轮带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主要是为了美观;
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 用50牛的力将重为10牛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 使物体匀速下滑, 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
a、10牛; b、40牛; c、50牛; d、60牛。
作业深化。布置课下小**《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
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
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和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原理:二力平衡原理。
方法:转换法(f=f)
压力的大小。
使接触面粗糙。
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
使接触面光滑。
用滚动代替滑动。
磁悬浮。使接触面分离气垫。
润滑油。教学反思。
学生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猜想时,要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大胆地进行其它猜想。 由于这是一堂科学**课,所以教师在引导和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语言的技巧性;对于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考虑到科学**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基础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师生共同**。先由教师演示然后再由学生小组进行**最后形成结论。
然而通过教学过程发现学生的设计和操作能力已超出我的估计,只要引导得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全能够完成实验和**过程。在后来给其他班上课时我没有再演示而让学生小组完成全部**过程竟然收到更佳效果,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更加高涨。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熟记知识网络中的知识 6 7分钟 交流反馈 4分钟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第二课时 自学目标 1分钟 1.知道重力的概念 方向 能用g mg计算有关的问题。2.弹力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典型例题 10分钟 例1.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 在空中向上...
九年级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1 如图所示,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很难拉开,是因为拉书时书页间会产生较大的 a 重力 b 弹力 c 压力d 摩擦力。2 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3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行李箱安装滚动的轮子b 轮胎上制有花纹 c 车轴加润滑油 d 磁悬浮列车...
2019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杠杆力臂作图 经典
专题 杠杆作图 2012.10.5 一 作力臂 如下图所示,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1和f2和力臂l1和l2。2 如图2所示的钢丝钳,a为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剪钢丝时的动力f1 阻力f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3 如图3所示,筑路工人用撬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