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孔孟论学

发布 2022-07-29 19:56:28 阅读 1704

2、交流查阅的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的资料。

进入学习情境。

交流查阅的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导入本课孔孟关于学习的论述。

二、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朗读示范。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激励学生熟读成诵。 1、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3、以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的方式熟读成诵。

通过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小组互难等形式让学生沉浸文本。

三、合作**。

理解课文,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相结合落实重点词义。(立、惑、逾、罔、殆、篑、覆、或、暴、弈、数、援、杵、不耻下问、一暴十寒、专心致志) 小组合作解决语句并翻译。

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同**来理解。教师不必强求学生的回答完美,重在有所“悟”。

四、深入理解,体验反思

1、文章分别从什么角度谈学习之道?

2、哪些道理和我们今天提倡的主动学习相一致?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则,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体会。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

第二则论述学习的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相得益彰。

第三则论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勤奋虚心地学习,不懂就问。包括要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第四则:论述学习的态度,不要止步不前,半途而废。要自强不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终能成功。

第五则:论学习态度:学习不能一暴十寒,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必须专心致志。

第六则:不要迷信书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2、通过具体举例,深入理解文章所阐述的内蕴。

通过举例,使本文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力求内化,学以致用。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习孔子、孟子各自的语言特色。

孔子的: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哲理性强,格言警句多,发人深思。

孟子:善于作形象的类比,逻辑性强,形象性强,富有说服力。

比较异同,加深理解。

六、布置作业。

巩固拓展 1、背诵孔子论学四则。

2、搜集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背诵积累。搜集,交流。

注重积累,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思路点拨。通过前几年的学习,九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此外,六年级课文《〈论语〉八则》的学习,也为这节课的自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可以“学生分组预习”——学生交流预习”——教师适时点拨”——师生共同小结”的形式引导学习此文,此举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练习举隅。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虽覆一篑一暴十寒。

今夫奕之为数非然也取二三策而已。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围绕一个中心,任意引用两则语录,用简洁的语言写一段话。

3、查找一条与为学有关的格言,以一两百字的短文加以阐述发挥,在班级交流展示。

例: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曾国藩)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九年级语文孔孟论学

孔孟论学习 教学设计一。阅读能力目标。1 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2 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写作能力目标。能够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见解。思想教育。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书观。教学时数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引言。二 作者 作品简介。论语 是孔子 ...

九年级语文孔孟论学

孔孟论学 孔子 孟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掌握文言文的一般语气和节奏,感知每则语录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理解举例 对比 比喻说理的方法。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明确学习中思考的重要作用,学以致用。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难点 孟子的语录。课文提示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

八年级语文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

一 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亦说 乎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思援弓缴 流杵 一日暴 之辟 若九轫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日暴之。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义。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