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学案

发布 2022-07-26 22:39:28 阅读 3063

灌云县图河中学九年级物理学案。

课题:物质的比热容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

主备:李明审核:九年级物理组。

一、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理解物质的比热容。

2、 会进行关于物体吸、放热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能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

二、 自学质疑与导学:

1、 物体吸、放热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 物体吸热或放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课前演练:

1、在20℃室温下,烧开一壶5kg的水,需要j的热量。

2、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a、2∶3b、3∶2

c、6∶1d、1∶6

3、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6所示,由图线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

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4、某同学为了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取等质量的a、b两种液体,用同样的加热器同时加热(不计热量损失)。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a液体升高的温度比b液体大,那么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关系是a b (填“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

5、使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c铜<c铁)则( )

a、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

b、热量从铁块传到铜块。

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

四、学习反思:

灌云县图河中学九年级物理巩固案。

kg 80℃的热水和1kg 20℃的冷水相混合后,在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混合后的温度为。

a、30b、40℃

c、50d、60℃

2、吃早饭的时候,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如图所示的袋装牛奶.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2℃升高到42℃,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千克。(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设该牛奶的比热容为2.

5x103j/(kg℃),不计热量损失)

3、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4、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

a、水比较便宜 b、水的密度小

c、水的比热大 d、水的沸点高。

5、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9∶2b.2∶9c.1∶2d.2∶1

6、一个质量为250g的钢刀,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若把这些热量给0.5 kg的30℃水加热,水温可以上升多少度?升高到多少度?

7、现有某种液体60 kg,温度从18 ℃升高到28 ℃时,吸收了2.52×106 j的热量,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大?这种液体是什么物质?

九年级物理学案

灌云县图河中学九年级物理学案。课题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课时 第三课时课型 新授。主备 李明审核 九年级物理组。一 学习目标 1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通过 实验知道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会查热值表。2 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3 初步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可持续...

九年级下物理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家用电器,知道家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2.记住相线 中性线 保护接地线。3.了解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原理及作用,认识验电笔的作用,会正确使用验电笔。重点 能识别家用电器,将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按其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难点 家用电器的连接,了解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验电笔。...

九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10月20 1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燃气的 能转化为能的装置。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3 汽油机的基本结构 如图1填空 图1图24 如图2,汽油机在工作时,活塞在汽缸里做往复运动,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外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思考 压缩冲程 能转化为 能 做功冲程 能转化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