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力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丹水二中的物理教师王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也是学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基础。
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学好本节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编排特点,结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 。
4)知道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是一种客观存在;
2)培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手边器材进行科学**的习惯;
3)通过了解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的,体会物理知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式学习的主角。
基于以上学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如下:
教学重点: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能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
2.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学难点: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我选择生动、趣味性强、直观的实验,不但有力地说明大气压的存在,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托里拆利实验通过多******资料,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情,我采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和运用拓展四个环节,使学生自主**,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方针,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的学习状态。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境。
1)****:”瓶吞鸡蛋实验”和”冷水浇铁皮罐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从而提出问题,老师加以引导,引出本课课题。(板书课题第八章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2)体会空气的“力量”:让学生计算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从而体会空气之“重”。
设计意图:采用实验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计算,使学生更明确当空气体积较大时,质量也是很大的,从而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2、学生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计算结果,结合前面所学的液体压强知识,关于大气压,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老师进行梳理,补充后,形成自学提示。出示自探提示(多**)
1、什么是大气压强?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吗?
2、谁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实验中将玻璃中灌满汞液的作用是什么?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汞柱下降一段后不再下降,说明了什么?实验测得大气压的值是多大?
3、测量大气压的气压计有哪些?
4、什么叫标准大气压?大气压随高度如何变化?
学生根据提示自学课本,认真思考,在课本上批注出问题的答案。时间6分钟。
设计意图:1、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养成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来学习物理的习惯。2、托利拆利实验是本节的难点,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透过物理现象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二)解疑合探设计(多**)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交流合作,统一各题的答案。分小组展示,评价。
重点点拨第1题和第2题。
问题1:此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设计两个实验。
老师演示:覆杯实验: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
学生实验:两个小吸盘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试图拉开吸盘,注意体验拉开吸盘容易吗?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多**展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经历实验**的过程,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2:托里拆利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实验,总结实验结论: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证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从而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录像(使学生对实验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试着总结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托里拆利实验录像,使学生对实验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以提供课件为主,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大大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避开了实验操作的繁琐,同时也避开水银的危害。
学生计算出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即为此时的大气压强。此处把求气体压强转化为求液体压强,这种“转化”的思想在物理中经常用到,要使学生充分理解。)
三)质疑再探设计 (多**)
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也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和挖掘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异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充分质疑,对于学生质疑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回答不了的问题,教师灵活的给出指导。)
四)运用拓展设计 (多**)
课件出示老师预设习题。
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学困生。学生完成后,教师有目的挑选学生进行展示,补充和评价。老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第1题。让学生通过此题再次明确大气压的定义以有其产生的原因。
第2题。通过此题把已学的知识变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创造过程,实现理解和结论掌握的感性到理性的自然深化。第3题。
这两个著名的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此题得到巩固。)
第4题。师生活动:教师提出变式,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完成,再次巩固标准大气压的值。
设计意图:对课本提出质疑,是培养学生勇于质疑能力和多角度思维能力的一种较好形式。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初尝成功的喜悦。)
第5题。(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对托利拆利实验有更深刻的理解,再次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增强学生对实验方案设计和评价的能力。)
学生自编习题同桌互练,老师择优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例题和习题自编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课堂总结设计。
学生小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所学的大气压的知识、科学**、物理学习方法等多个角度去回顾、总结。
养成“学习一总结—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必做:(多**出示)
选做:(多**出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对有余力的学生留自由发展的空间。)
板书设计。8.3 空气的“力量”
六、教学评价分析。
对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物理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课堂中采用口答、课堂观察、实验、书面作业等评价方式,多层面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七、设计说明。
物理情景是物理学习的催化剂,学习物理知识就要让学生进入创设的物理情景中去,使得学习富有新鲜和实在的气息。在本节课中,我采用实验使学生迅速进入情景,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好奇。
大气压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我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并且通过演示实验,多**展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习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课通过由浅入深的练习和灵活的变式,使学生理解大气压强可以转化为液体压强来计算,从而使学生理解“转化法”这一重要的物理思想。同时在学生实验时,注意加强引导,使学生学会观察,规范操作,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领会了从物理现象中认真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的思想。
八年级物理空气的“力量”教案沪科版
永定三中物理科公开课教案。开课时间 2010 年 4月14日星期四 上午 下午 第 3 节。开课班级和地点 八年级一班。课题 空气的力量。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大气压是很大的。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了解...
八年级物理空气的力量
第三节空气的 力量 课题课时。总1课时。第1课时。课型 新授。整改意见。学法教法。教学目标。1.理解硬气压强产生原因 能说出几个证明硬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能。用硬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3.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重点。认识大...
八年级物理 沪科版
郑路中学八年级月考试题物理卷。同学们,这是你们学习物理以来参加的第一测试,一定要认真完成。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56分 1 下列关于误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误差可能是由于测量方法不够完善引起的。b 误差可能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引起的。c 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d 误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