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图1中物体的长度是___cm,合___m.
2、(2005河池市)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cm,细钢丝的直径是___mm。
3、(2005泰州市)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16所示。 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下面一竖(cd)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答检验结果是:
上面一横的长度下面一竖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答。
4、(2023年北京顺义区).在图13中,物体a的长度___cm.
2023年四川省)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400
5、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m/s,合km/h.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m/s.
6、(2005 年芜湖市)如图3 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min
7、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的。
8、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每隔10 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 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 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和___2)实验原理是。
9、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
10、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人们用来划分噪声的等级。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大。
11、(2005新疆)据报道: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美国超音速飞机创飞行时速超万公里的新记录”,该飞机的飞行速度约为 m/s,该速度约为声速的倍。
(v声=340 m/s,计算结果取整数)
12、(2023年贵州贵阳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撞击发生了。
13、黑板的“反光”现象属于光的___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反射的缘故.
14、光在最快,是km/s.
15、如图2所示,大熊猫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是___像。(填“虚”或“实”)若大熊猫到平面镜的距离是0.5m,那么像到大熊猫的距离为m.
16、(2023年吉林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二。选择题。
1、(2005 年北京市)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2 、(2005盐城市)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年轻的跨栏名将刘翔,在男子110m栏决赛中,以12.91s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勇夺冠军。他在上述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a.7.7m/sb.8.5m/sc.10m/sd.11m/s
3、(2005宿迁市)你经常使用壹元硬币,下列数据与单位的组合,能表示壹元硬币大约面积的是:
a.2.5cm3b.2.5 cmc.4.5mld.4.5 cm2
4、(2005泰州市)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况。 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飞机 b.模拟气流 c.地面 d.他本人。
5、 (2005淮安市)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6、(2005长沙市)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a.汽车的座椅 b.路边的房屋
c.站在路边的人 d.迎面驶来的汽车。
7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8、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图1)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9、(2023年山东省潍访市)“闻其声而知其人”意思是:对熟悉的人,听到他的说话声就知道他是谁了,判断了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0、(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 )
a、“皓月”是人造光源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11、(2023年桂林市)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2023年天津市)物体到平面镜镜面的距离是2m,则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a、1m b、2m c、3m d、4m
三。简答题。
1在大桥的引桥靠近居民住宅区一侧,建有高3m左右的板墙,其作用是。
四。作图题。
1、在图12中,ao、bo’为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s’像的位置并画出光路线。
2、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3所示,请你在答卷第25题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五。实验题。
2、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跑1000m,小红跑800m,测出他俩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分别是4分10秒和3分20秒。 请设计记录数。
据的**,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
速度记入**中。 (**画在虚线框内)
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你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条)?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
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5、我小小学生聂利为了**“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发声的。
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 。
6、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如图11所示)。小欣认为是他们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提出是他们发出的声音惊走了鱼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
7、如图16所示,小明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它的后方的桌面上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后方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他经过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用白纸放在像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8、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 沪科版 期末复习一
三岔河乡中学备课卡。学科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物理。时间课型。2012年月日复习。期末复习 一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运动的世界2 声的世界。采用讨论 交流法 竞赛法 讲授法 多 课件演示法 尽量实现 的方法,师生之间进行积极 有效的互动,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 比较易于理解的生...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质量
第一节质量。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属性。2.知道生活 生产中测量质量的工具。3.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并且能进行简单的使用操作。4.拓展学生的视野,认识不同物体质量不同,大致了解质量的数量级。教学重 难点。1.重点。1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属性。2 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3 熟悉托盘天...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卷
会昌二中2013年秋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姓名班级。一。填空题 24分 1.下列图中读数分别为cm 0c s 砝码和游码读数为 g.2.刻舟求剑 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 刻舟 而求得剑,则由于他不懂得的物理知识所致。3.湖中映着岸边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所形成,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花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