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案例分析

发布 2022-07-20 17:35:28 阅读 1502

——部编版《青蛙写诗》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一年级语文案例分析一年级语文案例分析。

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青蛙写诗》的教学中,我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直观形象的课件为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帮助别人时的快乐和青蛙得到帮助时的快乐,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

案例描述】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张秋生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他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与省略号,巧夺天工地组合成了青蛙的一首诗,让人浮想联翩。

本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中如何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现摘以下几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顶呱呱。(打一动物)大家猜猜这“绿衣小英雄”是谁呢?

生:青蛙。师: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绿绿的荷叶。

生:我看到了粉粉的荷花。

生:我看到了很多黑黑的小蝌蚪。

生:我看到了大大的池塘,池塘里有蝌蚪,有荷花,还有小水珠和小鱼。

生:我看到了一只大大的、绿绿的青蛙,它是小蝌蚪的妈妈。

生:我看到了一只很高兴的青蛙,它在笑。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都知道说完整的话了,真棒!青蛙听见了你们诗一般的语言,可高兴啦!看,它手舞足蹈的,也想写诗了。

师:(课件出示下雨图)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青蛙说:“我要写诗啦!”青蛙写了首什么样的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

导入环节,犹如一台戏的序幕。利用课文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地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

片断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师:(出示课件)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师:(课件出示: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听老师读这个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老师读句子)

生:我感受到雨点很小。

生:我感受到雨点落下来很轻很轻。

师:想象一下,这小小的雨点儿轻轻地落下来,它们会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生:雨点儿落到草地上,小草湿湿的。

生:雨点儿落到小花上,小花的花瓣上有一个一个小小的水珠。

生:雨点儿落到池塘里,小鱼很高兴。

生: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在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生:雨点儿落到小蝌蚪身上,小蝌蚪觉得痒痒的。

师:同学们真会想象,你们说的句子像诗一样美!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一只青蛙,小小的雨点儿轻轻落到你们身上,你会有什么感觉?又想说些什么呢?

生:如果我是小青蛙,雨点落到我身上,我会觉得凉凉的。

生:我会觉得痒痒的。

生:我觉得真好玩。

生:我会很高兴,会跳来跳去。

生:我会唱歌。

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情境之中,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片断三:创设情境,分角色表演,感悟童趣。

师:青蛙要写诗了,看,哪些朋友来帮忙了?

生: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教师贴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

师:它们都帮了什么忙呢?

生:小蝌蚪当逗号。(师贴“逗号”**)

生:水泡泡当句号。(师贴“句号”**)

生:一串水珠当省略号。(师贴“省略号”**)

师: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想一想,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生:因为小蝌蚪的样子和逗号很像。

生:因为句号是个小圆圈,水泡泡也是圆圆的。

生:一串水珠长得和省略号很像。

师: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很热心,都要帮助青蛙。想一想,它们会怎么对青蛙说?青蛙又会说什么?把自己当做小蝌蚪或者水泡泡和一串水珠,走到青蛙面前去说一说吧!

师拿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和青蛙的头饰,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案例分析】低年级的学生,会观察自然景物,会根据生活实物和已有的经验进行想象,还会通过同伴的讨论进行想象,他们对生活充满着想象。

青蛙写诗》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一首轻快的儿童诗。作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这一主题,语言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时,我用精美的**和生动、形象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创设了一些情境,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为他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结合起来,畅所欲言。并且,我采用“情境代入法”,让学生把自己当做课文情境中的一员,去感受雨点轻轻落在身上的滋味,去感受主动帮助别人和获得帮助的快乐。

我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小青蛙,想象会写出怎么样的诗。孩子们都乐意做那只快乐的小青蛙,都愿意做一回小诗人。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常常会给课堂带来一些“出其不意”.很多时候,课前预设同课上生成是不相符的,它需要灵活的教学机智来很好地完成。在课堂上,我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做好他们语文学习的引路人。

我尽力使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并且对孩子的发言给予中肯的评价,如“你的语言像诗一般优美”、“你能把句子说完整,真好”、“你很会想象,真好!要是能把句子说完整,就更好了”……这样的评价,给孩子们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同时也引导他们说完整的句子,把句子说得优美。

一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往往是一节课刚过一半,学生就开始感到疲惫,有的人走神,有的人自顾自玩耍,让老师十分头疼。但一年级孩子又特别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参与一些游戏活动。

在教学《青蛙写诗》时,我设计了“分角色演一演”的活动,不仅缓解了孩子的疲惫,而且大力发展了他们的语言,可谓一举两得。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表现在:

1.朗读指导太少。在讲解标点的时候,我顺便提了一些标点的作用,看到标点符号后怎样停顿、怎样读出不同语气。

范读几遍后,学生的接受能力还不错,立时能读出些许感觉来,只是下一次再读,很容易回到老样子,真是令人发愁。

2. 合作学习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分角色演一演”这一环节,我认为他们太小,不会合作和讨论,自己做主叫了一些孩子上台表演,另外的孩子只有看的份。

课后,我想老师要是不引导,孩子就永远不会,有时我太低估孩子的能力,其实他们经常给我带来惊喜,所以我今后要多为孩子们创造展示能力的机会。

纵观一堂课,我有得有失。让我为之欣慰的是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把“逗号、句号、省略号”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对于青蛙写成的那首诗,全班的孩子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编得合情合理,富有童趣。孩子语言的发展也让我惊喜。

刚上一年级时,他们词汇量匮乏,说话没有条理,语序混乱,常常不能把话说完整。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引导,他们不仅能说完整的句子,还能发挥想象,把句子说得那么优美。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都是**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帮助他们发展和积累语言,是教学任务,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语文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愿意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断努力。

一年级语文案例分析

部编版 青蛙写诗 教学案例。案例背景 一年级语文案例分析了。并且,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营造一个温馨的课堂氛围,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同时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健康地成长。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 青蛙写诗 的教学...

一年级语文案例

一年级语文 在家里 案例分析。在家里 是人教版第一册识字1第3课的内容。本课有一幅画,一组有关家庭陈设和用品的词语和一篇课文。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案例描述 师 今天上课前,赵老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1 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案例

巧妙引导孩子理解词语。在小学教材中,插图是课文的辅助表现形式,是儿童的阅读语言,阅读图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取向。图画能唤起学生的想象,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感受,带来更广阔的阅读空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儿童是用形象 色彩 声音来。思维的。直观的 形象的 五彩缤纷的图画正是启发孩子思维的有效工具,对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