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的x线检查。
骨本身密度很高,与周围软组织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度,所以x线检查是临床骨科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常规x线检查方法包括透视和摄片,必要时可辅以特殊检查(如造影、ct或mrd。其意义有:
①判断病变的有无,观察病变的进展,证实或核正初步诊断意见。②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性质以及和邻近组织的关系。③判断骨龄,了解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
④指导骨折和脱位的整复、牵引固定及其他**措施。⑤术后复查,判定疗效。⑥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⑦帮助术中定位。
常规x线检查方法。
(一)透视。
1.适应证:透视检查方法不能留下记录,判定病变有无进展时,缺少原始记录对比,且对病人和医生有辐射损伤,并非骨科常规x线检查,仅限于骨折、脱位的修复和火器伤时寻找金属异物和定位。
2.注意事项:使用透视检查时,首先要加强防护,用小照射野,透视时间要短,尽量减少x线照射,切忌在透视下进行骨折整复。
(二)x线片。
骨关节的x线检查方法主要是摄片,通过观察骨的密度、皮质形态,对大多数骨关节疾病可做出定性、定量、定位的初步诊断。x线片可以保存,**前后可以对照比较,并能动态观察某些疾病的演变情况。
1.常规x线摄片位置:
(1)正、侧位片:一般部位均采用正、侧位投照。
(2)正、斜位片:当侧位投照有过多的骨骼影像相互重叠时,应采用斜位。
(3)正位片:适用于骨盆、髋、肩及锁骨等,首先只照正位,如有需要再加照其他位置。
(4)侧位片:适用于跟骨、髌骨等,需要时再加照轴位。
2.特殊x线摄片位置:当常规摄片位置不能清楚显示病灶时,需加特殊位片才能很好地显示。
(1)轴位:x线方向与骨长轴平行,以反映该部位全貌,如髌骨、跟骨等。
(2)开口位:适用于颈椎正位观察第。
一、二颈椎,减少下颌骨的重影。
(3)后前斜位:疑有股骨头后脱位时采用此位置摄片。
(4)穿胸位(肱骨头颈侧位):观察肱骨上端骨折对位、对线情况。
(5)屈膝位:用以了解股骨髁间窝病变。
(6)双侧对比位:为明确病变性质或对一侧病变有疑问需排除正常变异时,加拍对侧片对比。
(7)功能位(脊椎运动x线检查):为了解椎间盘退变情况、椎体稳定性,取侧位脊椎过伸、过屈位摄片,对诊断很有帮助。
(8)左、右侧弯位:配合正位片,检查特发性脊柱侧弯,确定主弯及代偿性侧弯。
(9)安氏位:检查跟距关节跟骨载距突与距骨侧突间有无畸形。
1 2 下页。
2023年外科主治医师骨科学复习要点 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间骨折好发于青壮年,常呈粉碎型,复位困难,上有一定难度,其最终效果不满意。及分类 多种暴力都可以引起肱骨髁问骨折,根据受伤机制及骨折线方向可分为伸展型 屈曲型或 t y 型。但从 角度,根据骨折移位大小可分为四度 riseborough分度 度 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关节面保持平...
2023年外科主治医师骨科学复习要点 肱骨外上髁骨折
肱骨外上髁骨折肱骨外上髁骨折多见于儿童,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5 6岁多见。及分类 肱骨外上髁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肘关节外展位受伤,则骨折远端常向外侧移位,伸肌收缩可使骨折块进一步移位及发生旋转,有时可达180 的翻转移位。肱骨外上髁骨折按骨折移位程度可分为四度 i...
2023年外科主治医师骨科学复习要点 桡骨小头骨折
桡骨小头骨折桡骨小头骨折可见于儿童及 儿童表现为颈部或头骺分离,为桡骨头颈骨折。临床表现及诊断 伤后肘外侧疼痛 前臂活动受限,体检可发现肘外侧肿胀 压痛,前臂旋转时疼痛加剧,骨折严重时可出现前臂旋转功能障碍。x线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根据x线表现可将桡骨小头骨折分为以下类型 i型 裂纹骨折,骨折无移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