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黄石中考物理考纲解读 2

发布 2022-07-19 05:22:28 阅读 3726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

下午好!我是来自黄石市白马山学校的刘小强。年龄保密,性别没有办法保密。

虽然从事教学工作17年,但在各位面前,特别前几名老师的面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正宗的学生。感谢《楚天时报》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能在座的各位一起迎接2023年中考,下面是本人对物理中考试题走向的一点思考与拙见,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考纲》解读。

1、考纲对考点目标、能力层次要求明确,有利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复习过程把握重点、难点及相应的要求层次,对85个知识点提出三个不同的考查层次,要求详细、具体、明确。考纲发布会明确提出只有降低层次要求,不会出现拔高的考纲要求的考查知识点出现。

2、考纲全面完整地反映了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教材各模块的教学要求,对全面考查学生对声、光、热、力、电五大模块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可偏废。很多同学为认为声与光在中考的考点很是简单而忽略考点,或是降低对相关知识点的要求。2023年中的选择题第13题:

“如一个半径为5m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地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3m高处吊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8m,则他要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像,人到岸的距离不能超过( )

a、1m b、2m

c、3m d、4m

此题看似是道光学问题其实体现了我们黄石这几年中考的重要特点——数理结合,既考查了光学作图的相关知识点,又考查了数学的相关知识,不会作图,此题就无法解决,对几何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也无法得到结果,这正是体现了黄石近几年物理中考的大趋势。

3、考纲启示和引领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要求教师抓纲务本。既要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能力的培养训练的同时,又要注重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为更高层次的物理学习奠基。2023年中的选择题第14题:

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立在地面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设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为v,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为f,则( )

a、f不断变小,v不断变小

b、f先变小后变大,v 不断变小。

c、f不断变小,v先变大后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v先变大后变小。

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多,相互关系复杂,显然是中考考试功能之一——选拔功能的体现,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模型建立、问题解决等各种能力的考查,除了重力、弹力、力与运动等相关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中考甄选功能。再如2023年中的选择题第14题:由于流体具有黏滞性,因而物体在流体中运动要受到流体的阻力。

科学家们已测得半径为r的球在流体中以速度v 运动时受流体阻力大小为f=6rv,其中为流体的黏滞系数,不同流体不同,它由流体的性质决定。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为了测定某种流体的黏滞系数,设计如下实验:让密度为=1.

2×103 kg/m3 半径为r=3cm的实心球在密度为0=0.8×103 kg/m3的透明液体中竖直下落,发现球先加速下落后匀速下落,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测出球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v=4.9m/s。

若球的体积计算式为v=4r3/3, g=9.8n/kg。则该流体的黏滞系数为。

a.0.16 n·s/mb.0.48n·s/m

c.0.16 n·s/m2d.0.48 n·s/m2

此题的阅读量大,总共332个字,生疏的题材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但看似生疏,对于力学的模型的建立却是简单的,受力分析之后,模型的建立是简单的。考生闯过了心理关之后,受力分析正确,计算将成为此题的第二个难关,良好的计算品质,是成功的一半,学习物理的另一个品质是对物理量的理解和正确把握,此题的两组选项需要其区分度很弱,加大了题目的难度,这个题目的组合拳威力是极大的。

4、难度水平明确定位在“稳中有降”、题型、题量与去中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考前的训练。考纲明确题型,由选择、作图、实验、计算与应用基本题型组成,题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给各位同学的几点建议:

1、万丈高楼平地起,切不好难弃易。过去很多同学在中考之前,特别是第二轮开始时,彻底与简单的题目说:再见。

这种只追求最难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很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会,中考考场如战场,比的不是可能不是难的谁对得多,而是简单的谁错得更少。所以,给同学的第一条是:比谁在。

一、二类题目中谁能能错,只能一个目标——我全对。

2、规范是不扣分或是少的关键,很多同学在考场中面对中档题时,经过思考后,沉浸在解题思路获得喜悦之中,大笔一挥,一气呵成。往往在书写解题过程中,不够规范,在思维出现跳跃,关键性解题步骤省略,将成为扣分的主要因素,如2023年中的作图题,如图5 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 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砖,已知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为o,且光线到达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处时可以发生折射和反射。请画出这束光线从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的完整光路图。。

3、面对难题,沉着与冷静是成功的一半。其次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提取条件,然后建立物理模型,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如2023年中考选择题如图2所示维工人师傅推车运送纯净水的**,对于这两种方法中哪种比较省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的方法比较省力。

b.图乙的方法比较省力。

c.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无法判断。

这道题虽然的属于中档题,但是在建立模型环节却是难点,有些同学可能凭借生活经验进行解决,则可能出现错误。出现错误的原因就出现在模型建立环节。比较这幅**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压力大小这个因素成为此题建模的关键之处。可见难题不是所有的方面都是难的。

4、学习过程能力的培养与自我训练必不可省。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必要的训练不可省,如计算能力的训练,数学代数变形能力的训练。如2023年中的选择题第14题的计算量就很大,没有经过严密、科学,甚至是残酷的练习是达不到胜利的彼岸的。

各位家长、同学们,2023年中考只60多天时间了,火热的六月终究属于你们,成功正在向你们走来。预祝你们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向关心与支持、帮助的老师、家长报喜!

谢谢大家!

2019黄石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语文死记硬背不会得高分作文注重观察与思想。积累注重灵活与运用。注重考查语言积累的灵活性与运用性,注重创设情境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是2012年语文中考试卷第一部分的命题思路。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因此,考生不仅要把教科书上要求背诵的文章...

2019黄石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语文死记硬背不会得高分作文注重观察与思想积累注重灵活与运用。注重考查语言积累的灵活性与运用性,注重创设情境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是2012年语文中考试卷第一部分的命题思路。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因此,考生不仅要把教科书上要求背诵的文章烂...

2023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一 高频考点分析。由以上柱形图可知,新课标i卷高考文科数学近六年高频考点为 1.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圆锥曲线,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年均占比14.45 12.98 10.13 9.44 6.78 2.统计,概率,不等式与线性规划,年均占比4 6 集合与简易逻辑 复数 算法与框图,年均考查约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