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题

发布 2022-07-07 19:41:28 阅读 8328

语文。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寥(liáo)廓婆娑(shuō) 青荇(xìng) 叱咤风云(zhà)

b.漫溯(sù) 遏(è)止窈窕(tiǎo) 长歌当哭(dàng)

c.百舸(ɡě尸骸(hái) 创伤( chuàng) 夜缒(zhuī)而出

d.河畔(pàn) 召唤(zhào) 解剖(pō) 共(gōng)其乏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诚挚喋血和霭博闻强记。

b.波斓笙箫屠戳舐犊情深。

c.黯然浸渍文彩丰华正茂。

d.箕踞虐杀踌躇梦寐以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__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___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诗歌往往具有含蓄蕴藉之美,要仔细___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辨认品味 b.终身辨别品评。

c.终生辨别品味 d.终生辨认品评。

4.对下列两副碑帖的汉字形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小篆隶书。

b.甲骨文楷书

c.金文隶书。

d.小篆行书。

二。单选题(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

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

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

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

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2023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

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事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互证,相得益彰。

5.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6.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c.在杨守敬留下的83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d.杨守敬对《水经注》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

7.从文中看,不属于“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事件是。

a.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

b.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

c.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

d.先后七次参加会试失败,却为人生奠定了良好的治学基础。

三。 单选题(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8~10题。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而伤长者之意。

c.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图穷而匕首见。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c.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樊於期乃前曰。

d.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10.下列是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无论是主要人物荆轲,太子丹,还是次要人物樊於期、秦武阳,都有鲜明的个性。

b.太子丹使荆轲行刺秦王,是孤注一掷,力图挽狂澜于既倒。

c.文章通过人物神情、动作、对话等,展示人物性格。文中荆轲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处险不惊、临难不变的英雄豪气,表现得十分充分,刻画得细致入微。

d.易水送别场景虽着墨不多,但成功地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烘托了人物。

四。(共21分)

11.把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分)

译文: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

译文: 12.默写(每空1分,共5分)

1)携来百侣曾游沁园春·长沙》)

2)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再别康桥》)

3)惨象流言记念刘和珍君》)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第二节前两句中,“默默”、“遥遥”两词用得很有韵味,请结合诗句作以赏析。(4分)

2)有人说最后一节,是全诗的诗眼,你认为对吗?试说明理由。(4分)

高一语文试题

仓颉中学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第i卷时,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答第ii卷时,直接在答题纸上作答。第i卷选择题 27分 一 基础知识考查 每小题3分,...

高一语文试题

2015 2016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班级姓名。一 基础知识 10分 1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寥廓浸渍发源地殒身不恤。b 峥嵘碟血紫荆花深居简出。c 菲簿桀骜擎天柱一鼓作气。d 恶梦辉映热心肠大汗淋漓。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

高一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月考试题。1 基础知识 共23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百舸 g曙光不屈不挠 n o 金璧辉煌 b.笔杆 g n摇曳生非异也 x ng 怅寥廓。c.憎恨 z ng 栖息挥斥方遒 qi金石可镂。d.给予 j枯藤锲而舍之 qi万户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