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3 15练习 1 5课

发布 2022-07-05 18:00:28 阅读 8914

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对应训练

出题人戴红丽审题人从日娟。

1、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l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a.空暇时,与家人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生活水平改善,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2、《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 )

a 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b 春秋时铁器在农业中使用。

c 春秋时畜牧业发达d 春秋时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3.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 d.《长安城的落日》

4. 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

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

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5、元代泉州是重要对外**港口,一艘运载精美瓷器的商船正要起航,商家对其中一种新品瓷器外销**甚是忐忑,该“新品瓷器”最有可能是。

a.唐三彩b.哥窑冰裂纹瓷 c.青花瓷 d.珐琅彩。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男耕女织d.铁犁牛耕。

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式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 ②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③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制度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①②bcd.①②

8.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 b.生产不计成本 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 d.国家权力的支持。

9.据***报道,位于汕头附近的海域,古沉船“南澳ⅰ号”又有千件文物出水,其中有大量的青花瓷,带有梵文和阿拉伯文字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些“出水瓷器”出现最早朝代可能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 d.清朝。

10.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段唱词反映了 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 ②不承担国家赋税徭役 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 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11.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

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

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12.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曰:“无泽为汉市长。”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司马迁的曾祖父从事的是

a.商业管理 b.军事管理 c.行政管理 d.文化典籍管理。

13.***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

刀耕火种 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 ③使用翻车灌溉 ④使用曲辕犁。

a.①②b.②③c.①②d.①②

14.观察下列**,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15.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bcd.②③

16、魏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傅玄在《马(钓)先生传》中记载,“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___夸童女儿转之,而溉水自复,更^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材料中横线处的灌溉工具是。

a筒车 b风力水车 c水排 d翻车。

17.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曹魏 c.隋朝 d.唐朝

18、王帧《农书》记载:“其高以十丈为准,上下架木,各竖一轮,下轮半在水内,各轮径可四尺。轮之一周,两旁高起,其中若槽,以受筒索。

……如因高岸深,或田在山上,皆可及之。”引文所指的灌溉工具是。

a.水排 b.翻车 c.高转筒车 d.风力水车。

19、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③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④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abcd. ②

20、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下列史实与明清时期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现象不符合的是

a.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b.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c.商品经济伸向农村d.在江南地区出现了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场。

21、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

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

表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④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2、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①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②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

③柜坊飞钱开始问世 ④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

23、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c.有利于巩固统治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5.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26. 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都是顺差。

……在2023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中心最有可能是。

a.北京b.上海c.广州d.长安。

27.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g0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对**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b.②③c.①②d.①③

28.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了探索新航路和旅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

“一切为了香料” ②欧洲人的冒险精神。

高额商业利润的** ④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地理知识的进步。

a.①②b.②③cd.③④

29.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开辟后,“财富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到一边”,其中“意大利被晾到一边”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性商业危机 b.意大利经济衰退

c.世界性商业革命 d.意大利金融危机

30.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其描述的现象开始于( )

a.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的产生 b.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31. 结合下列要求,完成古代的中国经济相关内容。

高一历史练习

高一历史第一周练习。一 选择题。1 荀子儒效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材料说明。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血缘是联接政治关系的纽带。a bcd 2 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

九年级历史15课同步练习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a.政治制度改变b.没有独立主权c.社会性质改变d.经济制度改变2.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 a.第三世界成为国际事务的重要力量b.欧洲共同体与美国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已是发展的中心d....

高一历史衔接课学案

1 初 高中历史课程的联系与区别。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1 课程目标方面,二者都强调三维目标。2 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性 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 综合性。3 能力方面 差别也较大,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