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校孙杰。
学情分析。学生对天山不了解,通过学生自己利用互联网搜集天山优美的景色,并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4、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
“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的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三)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请同学们自由地,放松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1、汇报。出示句子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原来,上天山不是登上天山的顶峰,而是骑在马背上,从天山之外走到天山深处,记下一路上所看到的独特的风景。
2、骑在马背上,从进入天山,一直到到天山深处,一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课文。用恰当的词语分别给自然段拟一个简洁的小标题,可以是文中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概括的词语。
(归纳板书)
四)品读感悟,欣赏景点。
1、每一道风景都在我们心头留下了独特的印象。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抓住某个景点,多读几遍。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师相机引导品读,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这些句子。
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2)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3)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
4)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五)、形象感知,感情朗读课文。
1、一路上,我们跟随作家碧野,从字里行间里领略了天山的风景,现在,想不想看一看这些美丽的风光呢?(**图像)
2、归纳小结,形成板书。
六)、拓展延伸,积累优美语句。
1、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阳光旅行社要招聘一批天山景区的小导游。招聘条件"熟悉各处景点,普通话标准,举止文明,待人热情大方。
2、先在小组内自由练习,再展示。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天山的美景**,不但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对美丽的天山产生直观的感受,从视觉上来认识天山,了解天山,激发学生对天山的向往,引导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依据略读课文的特点,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品味语句,进行自主地获取。在文中作者多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奇特的想象,展现了七月天山独特的美景。
如:“蓝天衬着……像盛开的白莲……”在自读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可以是对重点词语的体会;可以是从修辞角度去感受;也可以是从景物特点去欣赏等等。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感受,近而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现景物的美,从而感受作者对天山的热爱和赞美。
这样的阅读指导,才会让学生尝试到自主获取的快乐。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3七月上天山教案
3七月上天山。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进行旁批。3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批读。教学准备有关天山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介绍的资料。教学课时。1 2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新疆吗?去过新疆的天山吗...
《七月的天山》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1 2课时。教学过程 一 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 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 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 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 七月的天山 教材分析。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2.了解七月天山雪峰高耸,水美 林幽 花艳的特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能用旁批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1.教师 磁带一盒,曲调柔和舒缓,用于配乐朗诵。2.学生 搜集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