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发布 2022-07-03 21:36:28 阅读 5824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重视布置作业,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早已形成共识,但如何通过作业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却未被关注。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只是作为巩固、检查和评比知识的一个教学环节,造成了学与用的脱节,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改革作业形式,创设学生受欢迎的作业,通过作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全面贯彻新课改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要求,本文对基于主体性教育原则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期望能通过提高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和教学质量。

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作业体现科学性,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作业,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作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一些生活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问题的实践。

针对当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和不足,我认为可以以主体性教育原则为指导,通过**数学作业设计方法的创新,来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1 贯彻主体性教育原则,发挥数学作业的功能。

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从受教育者自身出发,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要,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运用主体性教育原则,帮助数学教师在实践中转变数学作业设计观念,发挥数学作业的功能。

作业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创造适合每个人都得到练习的数学作业为途径,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对知识的巩固识记、理解运用、融会贯通。

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是主体,通过作业,培养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使每位学生身与心,知与情都动员起来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单纯在认知方面参与教学活动。

2019秋中学数学新课标作业

1 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 2 数学建模 数学 数学文化 的学习内容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基础。3 标准 安排了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四个学习领域。4 合情推理能力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条件科学地提出 科学猜想 的能力。5...

中学数学竞赛

一 选择题 每小题6分,共36分 1 设a b c 则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a b c 2 一个两位数,它的各位数字之和的3倍与这个数加起来所得的和恰好是原数的两个数码。交换位置后所得的两位数,满足这样条件的两位数 a 有一个 b 有四个 c 有五个 d 不存在。3 ...

中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研讨课。一 活动主题的确定。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运用知识 训练技能和技巧的必要手段。为此近几年我们对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突出通过有效练习将知识 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