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

发布 2022-07-01 10:23:28 阅读 7404

**小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培养。

我这里所讲的学习品质,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方法等心理和行为素质。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对学习是否有顽强的意志,是否视善为乐,提升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高效地“玩转”数学这门学科,这其中一个很要紧的前提就是他是否具有优化的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良好的心理教育又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即数学教育与人的学习品质有相互的作用。因此,用素质教育观研究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数学教师的职责。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我认为关键在于教育学生爱数学,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师生互动、互信,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孜孜以求,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激其情——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也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成功,唯一推动他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

1、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使学生获得数学美的享受。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自身美的魅力集中反映在简单、统。

一、对称、奇异上。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美,培养审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在解题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所呈现的美,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例如:教学“1米2厘米—6厘米”这道题,习惯上,我总是把它当作一道简单的名数、复名数的互化与计算来对待,可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小明的爸爸原来的腰围是1米2厘米,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腰围减少了6厘米。

你知道爸爸现在的腰围是多少吗?”这时学生已不再是单纯地为计算而计算了,而是融入生活,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与“爸爸”共享着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快乐,感受着数学的无穷魅力。将数学题融入生活中所产生的感染力,诱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我感到,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既要和已有经验有联系,又要新颖,才能产生思考“落差”,引发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急于解决的愿望,从而唤起迫切心理。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了主体的**力,寻找到了解决办法后,才能充分体验到知识内在的魅力,从而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

例如,教学“年、月、日”时,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大爷,今年63岁了,可是他只过了15个生日。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中有的说,老大爷今年63岁,一年过一个生日,至少也应有62个,怎么只有15个呢?是不是老师弄错了……教师适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书中寻找答案。学生打开课本,急切地阅读起来。

“原来他的生日是2月29日。”“原来时间也这么有趣。”将单纯的学习融入有趣的生活实际中,了解的“渴望”本身就是一种热情,它让学生习得了知识。

3、走近生活,让学生在体会数学的价值中激发兴趣。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而数学却是高度的抽象性。如果不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产生厌倦。因此数学老师与学生共同走近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其实它是让学生置身其间去“发现”,而“发现”(认识)也能产生兴趣。

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可问学生:“大家经常喝牛奶,可牛奶盒上写着‘脂肪3.

3%,蛋白质2.9%……这些表示什么意思?”又如:

学完“10以内各数的认识”后,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自己的位置;让学生说一说家里**号码的数字;让他们记录一周的气温……。学生完成题目时,兴致特别高,争先恐后地交流。他们在交流中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解决”了生活的实际问题,开始了解数学的奥秘,从而也体会了数学的价值所在。

二、养其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对人的很多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人的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好习惯,一种是坏习惯。

好习惯能使人自觉地去学习、去工作、去帮助他人,为什么呢?长期向着一个好方向引导训练,形成一种好的有序的链节;坏的习惯则相反。因此,怎样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就成了学好数学的成败关键。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靠批评、训斥,跟学生讲一番大道理。要从学生的行为入手,引导学生把决心、把口号落实到行动上[;同时要十分注重方向性和过程性。

1、善于启发,让学生兴致勃勃地独立思考。

数学知识**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启发就是由已知的部分延伸到未知的部分,而其中的空间则是有广泛的可引导方向。

只要抓准了就能有“启”而“发”。

例:在教学《利息》这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等抽象概念及学会利息方面的计算,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到附近银行调查定期整存整取存款的年利率;然后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将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的事例编成应用题,并进行计算。这样,源于生活的材料,经启发学生兴趣盎然,一方面感到利息的计算亲切、有趣,另一方面在利息计算中也认识了自己。

这种启发思考,使学生学会动脑、动手,获得了创新能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触类旁通,启发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的好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还可以克服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

2、启发学生周密思考,养成踏实细致的习惯

数学概念是严谨的,考虑问题是周密的。这时的启发就要向全面严密方面引导。比如,学了《比例尺》一课,学生们围绕如下一道题展开了讨论: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中的桃园的“长21米,宽9米”。如把它画在一张“长是18厘米、宽是12厘米”的纸上,应确定怎样的比例尺为好?为什么?

学生(1):应确定1:300的比例尺为好。

因为实际的长与宽分别是21米、9米,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那1厘米表示实际长3米,这样算起来方便。即图上的长与宽分别画7厘米、3厘米。

学生(2):上面的办法虽好,但画出来的平面图太小,与这张纸不协调了。根据这张纸的大小,长可画16厘米,因为这张纸的长是18厘米,每边各空1厘米。这样能充分利用一张纸的大小。

学生(3):第二位同学的方法虽好,但计算比例尺时出现了除不尽的现象,就影响了画图的精确性。我认为画图既要考虑图纸的大小,又要考虑实际的长、宽,还要考虑画出的平面图的美观大方。

根据此题的情况,我认为:纸长18厘米,左右两边各空2厘米,那长可画14厘米。通过计算,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4厘米:

21米=14:2100=1:150,那宽就可画6厘米了。

··学生从多种可能上设计出自己的方案,并说明理由。我们可看到,学生设计的方案能从严密精细方面考虑,本身就是一种品质的锻炼,还能既考虑到好算,又考虑到图的美观大方。这源于生活的素材,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又促进学生养成了踏实细致的习惯,形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三、磨其志——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情绪。

在一般情况下,情绪饱满、情感健康、意志力强对学习活动就能起到积极的平衡和推动作用;相反,情绪消极、缺乏热情、意志薄弱就会对学习起着障碍和削弱作用。如果我们把动机和兴趣看作是学习活动中动力系统,那么情绪情感和意志则是它的调节和维持系统了。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对认识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积极、快乐和适度的情感体验比消极、痛苦与过分的情感体验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学习潜力。即乐情有利于乐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坚强的意志和持久的毅力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是至关重要的。

1、协调克服不良情绪,充分重视情绪充予。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难免产生某些不良情绪,如厌倦、草率、过分焦虑、不自信、恐惧等等。此类不良情绪若重复产生则可能因不断强化而定型,从而对后继学习产生更强烈的消极影响。虽然情绪的载体是学生本身,但学生常因“不由自主”而难以控制。

若教师把热爱学生的情感,通过对他们亲切的关怀、爱护、帮助和期待,默默地传递给学生,为学生所感受;教师对数学的热爱、追求和对数学教学工作的深厚情意通过言传身教,无意中影响学生,为他们所感动。如果一旦学生在情感上受教师的感染,那么就会转化为他们对教师的热爱和对数学学习的热爱,成为一种推动数学学习的强大动力,促进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师生双方认识活动和知识信息的交流,而且还有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上的影响和感染,往往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终生难忘。

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情感,可以受教师情感的感染而产生或增强,其中学习的心理气氛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针对这些情况,对于过分焦虑的学生,要一方面帮助他们克服因焦虑不足而产生的懒散、不求甚解、马虎应付等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又要帮助一些同学克服因过度焦虑而产生的紧张、烦燥、不自信、怕失败等不良情绪。对于前者,一般可帮助其调整目标,认识自我,使其尽量淡化考试成绩的压力。

另外,对于过分焦虑的学生,应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在他成功地回答一个问题或完成一次测试甚至作业时即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不断感到自我提高和自我充实,并因此经常产生愉快、兴奋、满足、期待和自信等情绪体验。现在人们都重视乐学(愉快地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果与质量,而从培养人的角度来看,则更显得重要。

2、努力形成数学教育者自身优良的情绪特征。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其一言一行往往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他与学生之间的情绪交往直接制约着师生关系,进而制约着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态度。教学实践中常可以见到:

学生会因对某个教师抱有好感而上课特别用心听,也爱主动回答问题,可谓积极主动。而因对某个教师心怀不屑或怨恨而采取消极应付、不合作甚至对抗的态度。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学识和过硬的基本功,而且应具有良好的情绪关系,避免不利的情绪抵触情形。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努力培养以下情绪特征:(1)在教学中自然流露自己对数学教学的真诚热爱之情;(2)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充满自信,讲述问题语气肯定令人信服;(3)上课时情绪饱满声情并茂,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4)热爱学生,善于表达对他们的关注、欣赏与期待之情,乐于与他们交流;(5)乐观向上,严谨而不失活泼,情绪稳定而不至呆板。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个性特征的制约,要求每个老师同时具备以上情绪特征是不现实的。但几十双眼睛在看着你,几十颗心在随着你一起跳动时,我们有责任用自己积极的情绪感染每个学生,从而最终有助于数学课堂的教学。

总之,数学学习中的情绪对数学的教学和学习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若我们注意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就会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力保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要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品质,他们必定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上海小学数学兴趣课课程设计思考。

课程定位:本课程根据新版《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课程结构)中对拓展型课程的要求而设定。属学校课程中的一个部分。

课程以完善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结构,以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

设计思路与课程目标:

1.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数学学习领域。

本课程以新版《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数学关于拓展型课程要求为出发点,充分体现拓展型课程的拓展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逐步进入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各类数学学习领域。

小学数学教育随笔

张玲 qdjs14089 目前,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小学数学教育走入了一些误区,数学让学生望而生威,甚至望而却步。主要原因是有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研究不够,不能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教学中仅限于对数学知识的传授,不能有效合理地渗透数学文化内容,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在...

小学数学教育随笔

今年春天,当我第一次迈进黄家小学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的压抑。从学校大门口走2米下2个台阶到教学楼门口,再下1个台阶走大约5米就到了一个3米长,1.2米宽,2米高的一个窄过道,下2个台阶就到过道里,人站在过道里,感觉像在地窖里一样。但也只有从这个过道里上4个台阶才能到后面的操场及院子。值得庆幸的是,在...

小学数学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困生 转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广大教师已经从不同角度探索出很多可行的转化措施,促进 学困生 转化工作的开展。通过实习我觉得,教育应张扬学生个性,同时采用鼓励表扬方式,来引导促进 学困生 的成长,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励表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要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