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学考目标】:
1、区域的含义及主要特征(识记)
2、区域的空间结构(理解)
3、区域的产业结构(简单应用)
4、区域发展阶段(理解)
自主复习】:
一、区域的含义及主要特征(识记)
1、区域的概念: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界线,且界线有虚有实;(实:国界、省界;虚:气候区、植被区等)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理解)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 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3、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最基本类型: 乡村区域和城镇区域。
4、空间分布形式: 通常情况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三、区域的产业结构(简单应用)
1、概念: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业 ;第二产业。
指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指除第。
一、二产业之外的其它各业 。
4、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表现为一》二》三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表现为二》一》三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则比较大,表现为三》二》一 。
5、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人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
四、区域的发展阶段(理解)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三个常用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人均国民收入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2、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
3、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
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不高 ,以传统农业为主。
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区域空间结构简单 ,区内经济差异小 ,中心城市缺乏 ,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 ,且分布稀疏 ,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 ,第。
二、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 ,相继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区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为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
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已较高 ;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增涨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基础设施齐全 ,交通和通讯基本形成网络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缩小 ,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增强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学考目标】:
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及发展差异(简单应用)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简单应用)
3、西部大开发范围及意义(识记)
自主复习】: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及发展差异(简单应用)
1、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在下图中,用规定的图例画出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写出各个经济地带包含的省市区的名称)
东部经济地带:沿海12省区:(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
中部经济地带:9个省区:
西部经济地带:10个省区:
2、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
时: 2023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2023年开放i4个沿海城市 2023年全方位。
空: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
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
二、南方与北方的差异(简单应用)
东部季风区以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三、西部大开发范围及意义(识记)
1、范围:10+2+3
属于西部地带10个省区;
中部地带的内蒙古和东部。
地带的广西两个自治区。
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
延边3个自治州 (在右图上。
用斜线画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2、条件:① 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
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3、措施:①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②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③发展科技教育,积极推进科技创新;④扩大对外开放;⑤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
4、意义:①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缩小东西。
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学考目标】:
1、南水北调的原因,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
2、西气东输的线路、意义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
3、西电东送的原因、线路、意义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
4、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简单应用)
自主复习】:一、南水北调的原因,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
1、原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年际变化大 。
2、三条线路及其优劣: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
优点:有京杭运河现有河道及沿线湖泊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少,建设成本低;
缺点:水质较差 ,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耗用大量电能,运行费用高。
、中线:从丹江口水库、长江三峡水库调水,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优点:可以自流、水质好;
缺点: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
、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开凿输水隧洞调水入黄河上游 。为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和山西6省区提供灌溉、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促进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
优点:水质最好,既可缓解华北缺水,又可缓解西北缺水;
缺点: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西气东输的线路、意义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
必修3导学案
1 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 1 了解区域的含义。2 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举出实例,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学会基本的区域分析方法。学习重点 难点 1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
必修3导学案
book3 unit 1 festivals round the world section warming up reading end altimg w 32 h 20 eqmath a vs4 al preparing 重点单词。1n 美人 美 adj.美丽的 adv.美丽地 vt.美化。2 ...
必修3导学案
引入新课。1 把西瓜放进冰箱要几步?2 年月日,南京地铁一号线正式投入运营,乘客可以通过自动售票机购票,按照自动售票机屏幕上的提示,乘客只要依次点击目的地车站的站名和购票的张数,再放入足够的钱,自动售票机就会输出你要的车票 同时退还多余的钱 你能写出购票的步骤吗?从以上实例中你能总结出算法的含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