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复习学案

发布 2022-07-02 17:18:28 阅读 3085

2.3. 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

1、锋的类型。

2、冷锋、暖锋的判断方法。

1)根据符号判断冷暖锋(画出冷、暖锋符号)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2)根据天气图判断冷、暖锋。

甲冷锋乙暖锋。

3)锋面气旋。

二)气旋和反气旋与天气。

辨认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

北半球气旋南半球气旋北半球反气旋南半球反气旋。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主干知识梳理。

水圈的概念: 自然界的水共同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存在形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 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气态 ,数量最大、分布次之的是液态 , 固态仅存在于高纬、高山及特殊环境。

1.相互联系的水体存在空间:地球上的水体存在于海洋水陆地水、 大气水 ,海洋水占全。

球储水量的 96.53% 。陆地淡水中储量最大的冰川水、其次是地下水 。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 浅层地下水,储量占地球上总水储量的十万分之一 。

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大气圈 、 水圈 、 生物圈 、 岩石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水循环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和意义类型: 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 海上内循环 。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使陆地上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和再生。

促使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④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

三、各种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河流的补给是指河水的** ,河流补给涉及到的水体主要有大气降水 、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量有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

与气温有关。请辨识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的是以哪种补给为主的河流。

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 地下水补给河水

思考:黄河下游河床底部高出两侧地面,形成“地上河”——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黄河水补给地下水 。

河流水与湖泊水的补给关系。

枯水期: 湖泊水补给河水丰水期: 河水补给湖泊水。

读右图写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e 蒸发 、c 水汽输送 、

b 降水 、 f 地表径流 、

h 下渗 、g 地下径流。

a 蒸腾d 降水 。

其中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环节有(填名称)

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蒸腾。使陆地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再生的循环是海陆间大循环。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主干知识梳理。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又称海流。

按性质分为: 寒流 、 暖流 。

按成因分为: 风海流密度流 、 补偿流 。

3、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北顺南逆的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和绕极环流。

4)如右图所示,北印度洋海区随季节不同形成冬季___逆__时。

针大洋环流,夏季顺时针方向的季风环流。

4、影响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盛行风 、 海陆轮廓 、地转偏向力 。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 降温减湿

2、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流加快速度、节省燃料,逆流减慢速度、浪费燃料。

4、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利加快污染物扩散 ,弊扩大污染范围 。

三、典题解析。

1、如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其中a=170c、b=160c、c=150c,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处为暖流,方向自南向北。

b.甲处为寒流,方向自北向南。

c.乙处为暖流,方向自北向南。

d.乙处为寒流,方向自南向北。

2、读图,回答问题。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高 ,其原因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 。

2) b海区附近流经的洋流是秘鲁寒流,该洋流的效应是:会使流经地区降温减湿 ,对南美洲大陆西岸沙漠气候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3、读右图回答。

1)图中②、③洋流中,按性质分属于暖流的 ②

2)按成因分②是在东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的。

3)假若图中海域为太平洋,则 a处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一的。

北海道渔场,它是由_日本暖流_ 和千岛寒流交汇而形成的。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主干知识梳理。

广义水资源: 地球上所有的水体

狭义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 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世界水资源的分布七大洲径流量由大到小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平均径流最多的国家是巴西,其次是俄罗斯 ,中国居第六 .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空间分布特点东多稀少、南多北少 , 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水资源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 ,质量影响经济活动效益

合理利用水资源 : 开源措施。

节流措施 :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主干知识梳理。

一)地质作用的能量**和地质作用的分类:

1)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于地球内部 ,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

它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 、 岩浆活动 、 变质作用 。

2、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形式。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

水平运动是指平行于地表的运动 ,运动的结果是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常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

垂直运动是指垂直于地表的运动 ,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 。

运动的结果使岩层发生大规模隆起或凹陷。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3、内力作用使地表趋于高低不平 。

2)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

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 、侵蚀 、 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2、在温度 、 水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下,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 ,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 ,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

3、 水 、 冰川 、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进行破坏,叫侵蚀作用,常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4、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风 、 流水 、 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后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5、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 、 沉积岩 、 变质岩三大类。

2、岩浆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受到风化 、 侵蚀 、

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岩;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 、 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这个过程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地理必修一学案

必修一2.1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三个环节 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两个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a1为短波 b1 为。c为长波 c2为指大部分地面辐射被大气中的吸收。解释下面现象。1 红灯作为停车指示灯的原理 红光不易被射程远。2 多云的白天...

地理必修一学案

2 西岸 为气候,成因。3 为气候,其分布最高不超过35 s的影响因素。北美洲部分 1 美国冬季多暴雪,夏季过飓风的影响因素。2 西部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状分布的原因 东部山脉阻挡,无法向内陆延伸。南美洲部分 智利的沙漠成因。1 我国甲 乙两地均位于29 n附近。读 1971 2000年甲 乙两地各月...

地理必修一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本章考点 1 掌握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宇宙探测的意义。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周期及地理意义。3.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本章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周期及地理意义。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 课标解析 1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