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复习卷

发布 2022-07-02 17:20:28 阅读 6010

第二章。

气候类型的判读。

6、全球气候变化。

1、特点: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趋势是在

2、原因:主要原因是人类排放的数量增加所致。

3、影响:(1)海平面沿海低地将被 (2)影响生产。

3)影响整个过程。

4、措施:(1)多使用2

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了气压带和风带,且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由此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图6是“三圈环流简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极锋位于图中的( )

a.①和②处 b.②和③处 c.①和③处 d.③和④处。

15.在④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寒冷干燥。

下表为我国某地气象站12月18~23日气温观测部分记录,据此回答第16-17题。

16.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副高。

17、该天气系统导致的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18.图5所示时期,我省大部分地区( )

a.低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19、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b气候为**带季风气候。

c、c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d、d气候只分布在亚洲。

20.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

a.气候变暖 b.酸雨危害 c.风速加大 d.降水变化。

21、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示为北半球的 (1月或7月),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2)此时,图中a地盛行风,该地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3)此时,b地受控制,气候特征是。

4)c地海洋性气候的形成,直接得益于的影响(填洋流的名称)。

22.读北半球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在图中画出甲处的风向(2分)

2)判断丁地的天气状况是2分)

3)丙丁两处比较,昼夜温差小的是地。(2分)

4)甲、乙两地风速较大的地方是 ,判断理由是2分\空)

5)描述北京市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状况(3分)。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知识点梳理: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主要表现为和其中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运动和运动。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和垂直运动引起和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运动为主, 运动为辅。

3、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4、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主要表现为四种方式。

5、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中, 和是同时起作用的,其中作用奠定地形的基本格局,起主导作用。

6、岩石圈的三大岩石分别是。

7、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请在下图中注出岩石的类型。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①岩浆只能变成岩浆岩 ②沉积岩和变质岩可以相互转换 ③三类岩石都能变成岩浆。

练习:北京时间2023年4月11日下午,印度尼西亚北部苏门答腊西海岸发生里氏8.6级**,震源深度33公里。

马来西亚当局发布海啸警报,并敦促该国西海岸的居民疏散。据此回答第1题。

1.印度尼西亚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絮。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d.印度尼西亚领土组成主要以岛屿为主。

2.右图所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4.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外力作用 b.③—固结成岩作用 c.④—地壳下沉 d.⑤—高温熔化。

右图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读图回答5 一6 题。

5、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6、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图 c.地质地貌景观 d.人文景观。

7、下列地貌与形成连线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力侵蚀。

b、云南的路南石林——流水侵蚀。

c、华北平原——地壳下沉后流水冲积作用

d、挪威的峡湾海峡——流水侵蚀。

8下列地形中,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三角洲平原 b、大陆架 c、黄土高原 d、沙丘。

地理必修一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本章考点 1 掌握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宇宙探测的意义。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周期及地理意义。3.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本章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周期及地理意义。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 课标解析 1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理必修一复习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80分 1 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 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c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d 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2 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

地理必修一复习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1 岩石圈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构成了岩石圈。2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 成因 常见岩石 特点。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3 板块构造学说 看笔记 4 褶皱 背斜 向斜判断及早期后期形成的地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5 断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