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一)建立体积概念。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动画,注意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现象?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乌鸦喝水的动画)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2、动手实验引出概念。
1)教师演示实验。
师: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我们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
使学生明确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
2)学生分组实验。
师:那么在杯子里放入一个大物体和一个小物体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下面大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分组实验。(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学生读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小组汇报结果。
3)引出体积概念。
师:同学们,请大家把书包从抽屉里拿出来,用手在抽屉里摸一摸,左右活动活动,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摸并说感觉。
师:请把书包放进抽屉,再用手活动活动,现在又有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占了。
教师指出:像刚才石头把水挤上来,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变小了,都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那你们知道石头和书包谁占的空间大吗?让学生进行辩论。
课件出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
学生回答后,师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谁能说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学生回答)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看出来的)
二)引出体积单位。
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
不好比较)教师用多**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如下图),问:现在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
如果左边的长方体和右边的长方体中的小正方体不一样大,行不行?为什么?
师: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在学习体积单位前,我们先回想一下,长度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
引导学生说出:长度单位是用线段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正方形来表示的。
师: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学生讨论后,回答:应该用正方体来表示。
师:对,体积单位是用正方体来表示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表示是cm3、dm3、m3。(板书)
三)认识体积单位。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体积,接下来我们研究体积单位。在研究体积单位之前,我们先回想一下长度单位。
1厘米有多长呢?1分米呢?面积单位是怎样定义的呢?
比如说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呢?体积单位是用立方来计量的,请你猜一猜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有多大?小组讨论一下。
这个猜想对吗?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学生阅读课本,证实自己的猜想。
1)认识1立方厘米。
在你的桌子上找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和我们身边的物体比一比,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厘米比较合适?
2)认识1立方分米。
找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看看它与1立方厘米比,体积有什么变化?
你能说出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吗?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
3)认识1立方米1立方米有多大呢?
你能想象出1立方米的大小吗?这里有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的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我请一个同学把它支在墙角,看一看1立方米到底有多大,它和你想象的1立方米是不是一样大。
学生演示1立方米。
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米比较恰当?
4)小结: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都是常用的体积单位。
四)引导创新实践应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练习作业《人教版》 教学
要想学好知识,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五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练习作业,以供大家参考!1 我会填。1 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2 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 面积单位是用计量 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 2 用多大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当?1 一块橡皮的体积...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练习作业《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练习作业?人教版?要想学好知识。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五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练习作业。以供大家参考!1 我会填。1 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2 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 面积单位是用计量 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 2 用多大的体积单位...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冀教版 3
一 教学目标。1.结合绘本阅读,创设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绘本为媒介,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并能学以致用,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2.以故事情节为载体,丰富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学生充分经历 猜想 操作 探索 验证 应用 的过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获取数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