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发布 2022-05-23 03:48:28 阅读 2169

2011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12 要 ” 和 “ 12不要 ”

学习、积累成语是为了使用。近几年高考试卷“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中,重在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要答好这个“能力层级为d”的选择题,必须做到以下“12要”和“12不要”。

一、要切实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

从成语的**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古诗文,是根据这些故事或古诗文的内容掐头去尾抽象概括出来的精髓,它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对这关成语我们绝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例如:

1.凿壁偷光——不能把它解释为:小偷挖墙入室,把别人的东西偷得干干净净。如这样理解就大错而特错了。

而它的实际意思是:凿开墙壁,借助邻居的灯光读书。此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来就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2.文不加点——有的同学把它解释为:写文章不加标点。如果这样按今天。

常用的字面义,对“点”字进行望文生义地理解,是会贻笑大方的。而成语的实际意思是:指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此成语出自《文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此类容易望文生义的常见成语还有:差强人意、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首当其冲、万人空巷、目无全牛、久假不归、为之侧目、从井救人、不赞一词、口血未干、明日黄花、目不窥园、再作冯妇、七月流火、述而不作、登高自卑、尾大不掉、河鱼之患、不忘沟壑、悼心失图、南州冠冕、一定不易、具体而微等。

二、要切实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要肢解成语含义。

成语为固定短语,在结构上已凝固成形,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其意义构成并非简单相加,更不能胡乱、随意地理解。我们应该根据其结构特征来理解掌握。例如:

1.不学无术——从结构上看,它是由两个动宾构成的并列结构,而不是主谓结构。此成语理解的难点在“学”、“术”二字上:学,是名词“学识”、“学问”,并不是动词“学习”;术,是“技术”、“本领”。

因其是并列结构,根据古汉语行文对举、意义互训的特点,此成语可以理解为: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好办法。或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如果将其看作主谓结构,像个别同学理解的“不学习,就不会做算术题”或“不学习,就没有法术”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2.一衣带水——有个同学为了表明自己遵守纪律、时间观念强,在作文中写道:“星期三,我一看时间不早了,尽管刚洗过的衬衫一衣带水、没有晾干,可我还是穿上它一口气跑到了学校。”显然,这是因对成语“一衣带水”错误的理解而导致地错误运用(如果说在此句中还勉强能讲得通话,那也绝不是成语意义了)。

这个同学把“一衣带水”看作主谓结构,理解成“一件衣服还带着水”;而实际上“一衣带水”是偏正结构:“一”是用来修饰“衣带”和“水”的,成语本身是个不含比喻词的比喻,指像一条衣带那样窄的水,形容很窄水面的间隔。如我们常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此类因结构而容易误解的常用成语还有:树之风声、离群索居、智尽能索、党同伐异、狗尾续貂、穷形尽相、高山景行、河山带砺、相去无几、指手画脚、乘坚策肥、灾梨祸枣、干柴烈火、南面百城、齐家治国、树之风声、发短心长、平原十日、危言危行等。

三、要切实把握成语的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

作为固定短语的成语,有一些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它们只此非彼、只能用于适合它的范围。运用时必须遵循这些限制,否则就会闹出笑话。例如:

1.雨后春笋——此成语全国试卷考查过,其例句是:“几乎所有造化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雨后春笋”,词典解释为:

大雨过后,春笋旺盛地长出来。比喻新生事物(特别是顺应社会潮流的事物)的大量涌现和蓬勃发展。适用于值得赞扬的新好事物方面。

而此处用来形容造化假的垃圾食品厂,显然与其适应的范围合。

2.有口皆碑——此成语全国试卷考查过,其例句是:“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有口皆碑。”很明显,句中的“有口皆碑”犯了范围不明的错误:

碑,记功碑。成语意思是说: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

比喻突出的好人好事,受到众人的一致颂扬。此成语是常常用来形容对人已有的事迹成就的交口称赞的,而例句却用来形容将来的“机关作风的变化”,显然不妥,这是成语运用中的范围失当。

—此类容易范围界限不清的常见成语的还是:美轮美奂(仅限于高大建筑物)、登堂入室、干云蔽日、狗彘不食(限于品格方面)、七手八脚、相濡以沫(限于困境)、天伦之乐(限于家人)、下车伊始(限于**到任)、反戈一击(限于同伙、内部)、祸起萧墙、如坐春风等。

四、要切实把握成语的感**彩,不要褒贬失当。

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中已著上鲜明的感**彩,只有注意它与全句内容的和谐一致,才能准备地表情达意。否则,褒贬不分,或者褒词贬用、贬词褒用都是会影响意义的表达。例如:

1.无所不为——此成语全国试卷考查过,其例句是:“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词典解释为:

为,做、干。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可见是个贬义词。而例句是在赞扬科学家的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探索的精神,很明显,用在这里是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2.趋之若鹜——此成语全国试卷考查过,其例名是:“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这也是个因没有把握好成语的感**彩而错用的例子:

“趋之若鹜”,词典解释为:“趋,奔赴、归附;鹜,鸭子。像鸭子一样成群地争先恐后地跑去。

比喻成群的争着去。多含贬义。”如此,用在“艺术爱好者”身上显然不恰当。

—此类容易褒贬失当的常见成语还有:始作俑者、弹冠相庆、心劳日拙、侃侃而谈、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耿耿于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当场出彩、推波助澜、摇身一变、处心积虑、一意孤行、居心叵测、朋比为奸、欺世盗名、擢发可数等。

五、要切实把握成语语义的大小程度,不要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的适用范围有大有小,其蕴含的意义也有轻重的程度之别,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做恰当的选择,小词大用或大词小用都是不妥的。例如:

1.罄竹难书——有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同桌上学好迟到、上课爱说。

话、考试喜欢抄袭、又经常搞恶作剧吓唬女同学……总之,是个磬竹难书的坏孩子,我很讨厌他。”此句明显犯了用词语意轻重打当的错误。“罄竹难书”,词典解释为:

“罄,尽;竹,古**字的竹简;书,写。意思是用尽终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 例句中的“我”,虽然列举了同桌很多很多毛病,但“毛病”绝不能等同“罪行”,用“罄竹难书”来形容语义程度过重,显然是错误的。

2.浩浩荡荡——在学生的作文里看到:“上课——自习——自习——上课,这两天实在把我们憋坏了;当听老师说派我们小组去打扫卫生,组长很快就准备好了工具,然后带领我们三个浩浩荡荡地开进分担区。”“浩浩荡荡”,本指水势广阔浩大。

后来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例句中“组长”、“我们三个”,一共才四人,虽然非常高兴、喜欢前往,但充其量能有多大规模的气势和阵容?显而易见,也是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此类容易犯轻重失当毛病的常用成语还有:无恶不作、不共戴天、惨绝人寰、恪守不渝、高山仰止、幡然悔悟、风声鹤唳、风雨飘摇、休养生息、江河日下、轰轰烈烈等。

六、要切实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一般说来,一个成语只有一个义项。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个义项,读书理解、交际运用就不会出错。但这仅仅是“一般说来”,实际上有的成语不仅一个义项,在流传使用中它除了适用于一般语境的常用义项外,还派生出适合于特殊语境的非常用义项,有的甚至三四个之多,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特别是拘泥于思维定势,就会先入为主、以对为错。

1.灯红酒绿——此成语全国高考试卷考查过,其例句是:“每当夜幕降临时,饭店里灯红酒绿,非常热闹。”“灯红酒绿”既可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是贬义词;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是褒义词。

这是个典型的两用语境成语,例句无疑是正确的。但大多数考生,只注意到前种用法,误以为使用不当而判错。

2.拭目以待——此成语全国高考试题考查过,其例句是:“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拭目以待。”“拭目以待”的语义一是形容期望十分殷切或确信某件事情的出现,二是表示要等着瞧。

高考题,就是取第二个义项,是正确的;但多数考生只知其一,因而必然导致误判。

—此类多义成语非常多。常见两个义项有:数米而炊、贪多务得、粗枝大叶、狗尾续貂、按图索骥、暗渡陈仓、不绝如缕、暴虎冯河、布衣之交、闭门造车、断线风筝、飞蛾投火、间不容发、空中楼阁、夸父逐日、龙飞凤舞、十羊九牧、胸有成竹、木人石心、淋漓尽致等。

常见的三四个义项成语有:暗中摸索、不衫不履、楚楚可怜、大模大样、独来独往、海阔天空、海枯石烂、苗而不秀、来者不拒、两袖清风、末路之难、昏天黑地、一日千里、没头没脑、东涂西抹、残山剩水、寸草不留等。

七、要切实把握成语的谦敬意义,不要主客颠倒。

成语是语言的化石,它沉积着诸多的文化现象。有些表现为谦词、有些表现为敬词。谦词要用于自己,而敬词只能用于他人。如果分辨不清楚,就会出现主客颠倒、对象失当的使用错误。例如:

1.抛砖引玉——先请看下面的句子:“今天的座谈会开得很成功,我非常感谢大家都能抛砖引玉、各抒己见,既对我们过去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又对未来工作提出前瞻性的切实可行的意见。”“抛砖引玉”,词典解释为: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表示谦虚。可见,“抛砖引玉”是谦词,只能用于己方,而此处是陈述“大家”、用于他方,显然是错的。

2.鼎力相助——再看下面的句子:“我说亲爱的老王同志,这事你就放心去做好了,到时候有我们几人鼎力相助,不能完成不了任务?”“鼎力相助”,词典解释为:

鼎力,大力;是敬词。整个成语意思是:希望或感激别人的大力帮助。

只能用于请托或感激别人,不能用于自己。而例句中“我们几人鼎力相助”,用于己方,显然是错误的。

高考复习成语专题归类积累材料

2009年高考考前成语专题归类积累材料 一 曲解词语望文生义。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 欢迎等盛况。久假不归 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春风化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勉为其难 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罪不容诛 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的意思...

高考成语复习

一 夫妻类成语。白头偕老 夫妻和睦生活一直到老 偕 共同 恩断义绝 恩爱 情义断绝。多指夫妻间感情破裂,而致离异。夫倡妇随 丈夫说什么,妻子都附和。形容夫妻和睦。覆水难收 倒在地上的水难收回来。比喻事成定局,无法挽回。后来也用此表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举案齐眉 多形容夫妻相敬相爱,感情深厚。男耕女织 ...

高考成语复习全集

本资料包含40组近义成语辨析 40例多义成语解析 40例易 望文生义 的成语解析 38例易 褒贬误用 的成语解析 40例易 谦敬误用 的成语解析 40例用于特定对象的成语解析。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都有 旅途辛苦 的意思。跋山涉水 重在强调远行艰辛 风尘仆仆 重在强调长途奔波劳累 风餐露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