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与

发布 2022-05-12 00:35:28 阅读 4581

——从儿童实际出发搞好“幼小过渡”

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是既相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相邻阶段,搞好两者衔接极端重要。

刚入小学的学生,还带有明显的幼儿期的特点。这在思维活动上表现的特别明显。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幼儿阶段末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心理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感性认识。

因此,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的、肤浅的,并多与他们的直接经验相联系。而学龄儿童则能从对事物外部表面认识,过渡到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即能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这一变化将影响儿童的整个心理活动,使儿童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

但这一变化,决非一入小学校门就自然发生的,它是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将有力促进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都是与儿童认识能力的提高分不开的。儿童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之,对客观事物有了较深的认识,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因此,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从儿童实际出发,注意把语文教学与发展儿童认识能力密切结合起来。

一是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重视从词中识字和加强句的训练。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重点。教儿童识字,从字义来说就是教儿童学词。词是代表事物及其关系的语言单位。

儿童学词,把词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理解正确,运用得当。脱离具体词义和语言环境孤立地教儿童识字,是很难准确理解字义的。因而字词教学中提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这是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经验总结。在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中,把识字和认识客观事物结合起来,大量运用各种插图,如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填空组词等。图画是客观事物在纸上的具体反映,它同文字一样也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且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儿童的感官,符合一年级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同时,要把识字教学和加强词句的训练结合起来,只有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去,才能反映客观事物,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词和句的训练不仅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训练,也是认识事物的训练。词的训练是概念训练,句子训练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训练。

这样,儿童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也提高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

二是在阅读教学中把培养阅读能力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是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学生在阅读中,能否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仅与字量有关,更与儿童认识事物能力的高低有密切关系。教学中,应使儿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掌握课文内容认识新的事物;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如新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秋天到》一文,写“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大雁南飞”等秋天特有景象。学生阅读课文后,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了课文内容。反之,借助语言文字的描绘,学生对秋天特征的认识也更具体,更深刻了。

又如同册教材《小公鸡和鸭子》课文,儿童读了课文后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生活中见过的小公鸡和小鸭的形象。这样他们对课文内容就容易理解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同课文上描写的小鸡小鸭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了。同时借助语言文字的描绘,儿童对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小鱼,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样互相帮助的,理解得更深入了,从而对小鸡和小鸭的特征认识得更清楚了。

在阅读教学中,儿童理解语言文字和认识具体事物就这样相互结合,不断由已知到新知、由感性到理性、使认识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三是在说话写话当中,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说话和写话是小学低年级作文的特有形式,它符合刚入小学不久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展的特点。一年级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有一定发展,但要说得清楚、完整、流畅、准确,还需进一步训练。特别是受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是片面的,简单、肤浅甚至是错误的。

说话和写话不仅能提高儿童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观察、思考、说话、写话,能正确认识事物,从而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因为无论是说话还是写话,首要的都是要使学生有话可说,都需要材料,这个材料就是生活。因此,说话写话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对事物的认识统一起来,使语言文字起到表述对事物认识的工具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说话和写话不仅是对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且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为了弥补儿童生活经验的不足,扩展儿童说话、写话的内容,新编语文教材的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为说写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第一册语文教材基础训练3第6题看图说话“电的用途”。在图中画有电视机、电风扇、电灯、洗衣机等共11种电器用品。

在看图说话时,儿童联系生活实际,说出电的多种用途,还借助画图说出了自己不熟悉的电器用品。又如同册教材基础训练8第7题“看图说话。不仅要求儿童讲出画面上能直接看到的部分,“打雪仗、堆雪人、坐滑雪板”等。

而且,还需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体验,说出画面上未能直接看到的部分,如在游戏中,他们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怎样玩的等。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儿童说写的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理解认识能力。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把学习语言文字与发展儿童认识能力相结合,使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将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使儿童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科 语文年级 一年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口耳目 设计者 侯威单位 南康十八塘红岭小学。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 动物 天体和物象 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 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 我会连...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科 语文年级 一年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口耳目 设计者 侯威单位 南康十八塘红岭小学。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 动物 天体和物象 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 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 我会连...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2 重点与难点。1 认记生字,会写 十,木,禾 3个字。三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并认识一种新的笔画 丨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四 教学准备用具。生字卡片 五 教学过程。一 游戏导入。1.本课生字结构比较简单,又是义形结合的象形文字,学生容易理解,通过游戏激发起他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