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通览

发布 2022-05-11 13:32:28 阅读 9355

(2014-2015)年(七年级生物)学科。

新课程教材通览记录2023年3月1日。

教材内容。第四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人人的由来。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教材要求。知识目标:

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表演的能力情感态度:

1.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习惯。

2.形成正确的性观念。3.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更和谐的人际关系。重点和难点。

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教学目标。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②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和缺乏症状。

加深科学**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结果的能力。

让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资料。

学生分成4~5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并进行分工,分别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发言。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和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重点难点。

营养物质的类别,**的一般过程,学生对**数据的处理。

**活动的组织,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该节的难点。

知识目标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能力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软尺、多**、模拟实验模型。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

教材分析:以生活实际为背景,通过实验**认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可以较好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学情分析:

学生对血液既熟悉又陌生。虽有流血、验血的经历,但对血液含有哪些成分,以及各成分有什么作用,还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掌握。

教学目标: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材分析:通过创设情景,组织学生看图,让学生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知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通过图表分析,利用插图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不易理解。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和cai展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概述人体。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利用插图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节。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让学生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和主要功能,说出近视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知道导致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的措施。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对自己的眼、耳等感觉器官较熟悉,但对视觉和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和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教学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和主要功能;说出近视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知道导致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的措施2、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通过搜集资料、资料分析,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阐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而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类破坏环境问题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危害的严重性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1、搜集信息,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

调查,收集环境污染的资料。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通览

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代数式 整式的加减和一元一次方程五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一 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 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一 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一 教学内容 七年级下册共两个单元 环境中生物的统一性 和 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共有两章 第8章生物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第9章生物有相似的结构层次。第二单元共有五章 第10章水中的生物,第11章地面上的生物,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13章土壤里的生物,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之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 教材分析。1 教材地位。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 生物学 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的第二节。包括两部分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这两部分是有内在关联的统一的整体。本节课安排学习呼吸道对空气处理之后,仅凭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本课有挑战性。另本节上承消化系统,后续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