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训练

发布 2022-05-11 11:32:28 阅读 9482

【训练一】整体感知理解文段。

在阅读时,我们如何迅速把握信息、领悟作者的意图呢?请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你一定可以如“疱丁解牛”,在“整体感知,理解文段”时找到游刃有余的感觉。

从文题入手。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意旨的反映。例如《冬天过去了》这篇文章,它的标题就是叙事的线索。

弄清标题的含义,就把握住了文章的内容,也就能理解文章通过父亲这句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表达的情感了。

抓住“文眼”。一些文章的点题句、过渡句、总起总结句等关键词句,往往能体现文章的情感和主旨,这些句子都是“文眼”。“文眼”一般安排在文章的首段或尾段。

所以,读一篇文章,我们要注意首尾段,通过抓“文眼”来把握文章中心。例如《村槐》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直接在首尾段点出的。

关注特殊句。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的,但其中也有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阅读中抓住这些特殊句,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如《再试一次,好吗》一文就是用议论来直接点明所叙之事的内涵,揭示文旨的。

而《村槐》和《卖报纸的老人》都是在叙事中通过描写来刻画出人物神情、动作、心理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场景的。透过这些描写的语句,我们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一)冬天过去了。

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天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一连几个月啊。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母的心。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

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壮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了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

“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在好几个亲戚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买饭吃吧,别饿坏了。”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

走几步,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一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

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块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

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教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父亲望着屋外,对绕膝的满堂孙辈吆喝道:

“出太阳啦,出去玩吧。冬天过去了。”父亲的话一下子让我生出万千感慨。

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为过,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

感谢您,父亲!

1、解释下面词语,并理解在文中的意思。

疲惫磨蹭蠕动。

2、从修辞方式看,文中画线句子是个什么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文章①—④段回忆了哪两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从文章充满深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父亲两次说到“冬天过去了”这句话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能令“我”刻骨铭心?

、“冬天过去了”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文章语言看似朴素,实则老到,且不乏精美。请举一例加以品析。

二)再试一次,好吗。

高中毕业后,我没有如愿盼来大学录取通知书,便报名参了军。在经历了那么多打击后,本来性格内向的我,对自己再也不敢抱有太大的信心。

入伍初,我把自己锁在苦闷和遗憾中,默默地工作、学习、训练,默默地生活,木然而无助。没想到,一次军训,却永远改变了我。

我担任那所大学的大一文科班教官,第一堂课是就职演说。为了能开好头,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背演说词,一大早就起床在空荡荡的教室里试讲。

演说正式开始了。我望一眼教室,里面坐满了和我差不多大的学生,见我进来,齐唰唰的目光一下子全聚到我身上。立刻,我的血往上涌,心跳加快,鼻尖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坐在第一排的女班长,一声洪亮的“起立”,更是让我一下子乱了方寸,忘了开场白。我慌忙敬礼,招来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下我几乎晕眩了。人是容易囿于习惯的,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生转变,总会有不同程序的不适应。

要知道,以前我总是在台下当听众啊!

教室里一片寂静,我极力镇静自己,可脑子里所有的演说内容已变得模糊不清,什么也记不起来了。搜肠刮肚几十秒钟,才讲了几句话,连自己都知道是前言不搭后语,我知道我完了,脸涨得通红。我开始打退堂鼓:

“同学们,其实我很想和你们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可我太糟糕了,连就职演说都讲不好,我不想耽误你们,我去请求换人……”说完,我转身准备逃出去,逃出那种浑身被针刺般的难受与尴尬。

教官,您等等!”坐在第一排的那个留短发、戴眼镜的女班长站了起来,“教官,再试一次,好吗?”她说。

教官,你能行的,再试一次吧,我们相信你。”“是啊,教官,来吧。”后面的同学陆续站了起来。

然后,教室里又归于寂静。望着几十双真诚的眼睛,我将迈下讲台的一只脚收了回来。我想我再也不能逃离那三尺讲台,否则也许一生都找不回这么好的机会。

接下来的演说,我如数家珍般讲得无比生动。从军人的苦到军人的乐,从百姓到士兵,一直讲到眼前他们这群大学生。教室里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下课铃响时,我的就职演说达到了高潮……

后来,那个女班长把她的军训日记送给我看,里面写道,从前她三次竞选班长,第一次上台演说一句话没说出来;第二次脸红心跳跑**;第三次的时候,坐在一旁的班主任轻声对她说:“再试一次,好吧?”她才镇定下来,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是啊,我们在岁月的河流中穿行,在经受挫折和失败后,逐渐成熟。成功固然是一种最理想的境界,但我们不是无师自通的全才,更不是一帆风顺任何机缘都能信手可得的天使,很多事需要我们尝试多次后才能成功。尤其是在面对困惑和挫折时我们需要试一次,再试一次。

再试一次,好吗?”让我把这句简单却有效的话送给所有涉世之初的朋友们吧。

1、从文中找出能显示文章记叙顺序的语言标志。

2、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的事件。

3、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

4、文章中人物描写非常简练而富有特色,请找出一例加以品析。

5、从文中摘出本文的主旨句。

6、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三)巴西咖啡的浓香。

巴西咖啡的浓香举世闻名,可是它意想不到地跟非洲的杀人蜂有关,而杀人蜂的毒刺令所有人闻风丧胆。

在南美洲的巴西,2023年科学家从非洲引进了几十只杀人蜂,这些蜂被人不慎从蜂箱里放了出来,这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场灾难降临到整个巴西。

蜂群飞进了巴西的丛林,与当地的蜜蜂交配,繁殖出比非洲杀人蜂更凶猛的新一代蜂种,并迅速繁衍到十亿只。几十年来,杀人蜂制造了无数灾难,蜂群常常自天而降,深入到城市街道袭击行人,至今已有上千人因被这种蜂刺蜇而死亡。

巴西**和人民曾采取各种方法消灭杀人蜂,但收效甚微。

后来,人们发现杀人蜂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巴西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杀人蜂惊人的产蜜能力,使巴西的养蜂人因此摆脱了贫困,巴西也一跃成为世界四大产蜜国之一。

在人们的印象中,杀人蜂与咖啡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杀人蜂授粉的咖啡,格外香浓可口,巴西咖啡的品质也随之大大提升。

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天敌,杀人蜂的种群不断增加,数量也不断上升,并且越过干旱的沙漠地带,向整个美洲蔓延。

人们开始担心,这种势头如果无法遏制会不会酿成新的更大的灾难。

非洲蜂的到来,改变了巴西人平静的生活。喜忧参半的现实,让巴西人长久地处在幸福和不安之中,直到找到趋利避害的灵丹妙药。

没有非洲蜂就没有巴西人的惶恐不安和蜂群袭人事件,但若没有非洲蜂也就没有巴西咖啡现在的香甜,没有巴西养蜂人购买小车的经济能力。

从人类生存普遍状况来说,生活决处在变动之中,新的潘多拉魔盒被一个又一个地打开,福祸相倚,如同一把双刃剑。是舍弃咖啡的浓香,还是提心吊胆地生活在杀人蜂的困扰之中?巴西人正在对此做出抉择。

而每个人生活的过程,也正是对层出不穷的类似的问题做出抉择过程。

摘自《读者》2004.13,原载《华商报》2023年4月19)

1、 解释文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闻风丧胆:层出不穷:

2、巴西咖啡浓香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3、“人们发现杀人蜂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巴西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文中哪一句话是对这句话的具体阐述?

4、“巴西**和人民曾采取各种方法消灭杀人蜂”,你同意这种做法吗?请举例并阐明你的观点。

5、结尾处“而每个人生活的过程,也正是对层出不穷的类似的问题做出抉择的过程”。

这个类似的问题指什么?请用古人的一句话概括。

生活中你也有过“对层出不穷的类似的问题做出抉择的过程”吧,请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与大家分享。

6、题目,又称“文眼”,这篇散文以“巴西咖啡的浓香”做题目,你认为是否恰当?为什么?

四)村槐。故乡的村头,有一颗树冠巨大苍虬蓊郁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细。

就是在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还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一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阴所拥抱了。

村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笑的,寻出梨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

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

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我只觉得自己长了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绿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飞得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

他两只手总是微微前伸,像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伸出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抱里吗?

七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七

七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训练七 难忘那张圆脸。七个春夏秋冬,送走过几百个中学生,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但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地刻着一个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故事。那张稚气的圆脸,是我曾经伤害过的。这件事,发生在7年前的9月3日,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靠前门的课桌后,坐着的是这个圆脸少年。一...

七年级语文阅读训练

一 一诺千金。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路凹凸不平特难走。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里。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

七年级语文阅读训练

一诺千金。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路凹凸不平特难走。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里。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