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
一、人的由来。
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
年,斐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4、男性生殖系统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保护**。
**:排精、排尿。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
5、女性生殖系统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主要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6、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7、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
8、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特点;
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时期。
9、遗精、月经的概念。
10、为了控制我国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11、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2、少生的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二、人体的营养。
1、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供能物质)
无机盐、水、维生素(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
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4、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5、常见的几种无机盐、缺乏症。
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2)铁:贫血。
3)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1)维生素a:夜盲症。
2)维生素b:脚气病。
3)维生素c:坏血病,牙龈出血。
4)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位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
7、消化系统消化腺: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位于消化道内:胃腺、肠腺。
8、胰液、肠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9、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10、消化道中小肠中的消化液最多。
12、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
13、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4、食物消化:
15、实验题: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2)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3)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16、淀粉的特性:淀粉遇碘变蓝,麦牙糖遇碘不变蓝。
17、合理营养:
1)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2)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3)一份合理的食谱必须含有:一份米饭、一份肉类、一份蔬菜及一份瓜果。
18、食品安全:注意食品包装上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
三、人体的呼吸。
呼吸系统的组成:
1)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也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3) 呼吸道能够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19、计算胸围差:尽力吸气—尽力呼气=胸围差。
20、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是在组织细胞中产生的)
21、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22、肺泡与血液、组织之间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23、呼吸时膈肌、肋骨、胸廓、肺的变化:
1)吸气: 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气压变小。
2)呼气: 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收缩—肺收缩—气压变大。
3)识记方法:(下降收缩上升舒张)
24、空气质量与健康:
1)常见的大气污染: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
秸秆焚烧地面扬尘。
2)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
0-50 一级标准空气质量为“优”
51-100 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为“良”
101-200 **标准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201-300 四级标准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300以上五级标准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25、**活动: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1)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2)学习抽样计数的方法。
3)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同的点作为样点,这就是五点取样法。
26、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27、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浆:淡黄色,水约占90%;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液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当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出现贫血性疾病。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当白细胞超过正常值就有可能是体内有炎症。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当血液从血管中流出来,血小板能够帮助止血的作用,但是在血管内出现血小板凝集现象会形成血栓。
2、人在运动、饱食和缺氧的情况下红细胞数会增加。
3、贫血时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会明显减少。
4人体在失血、炎症、女子月经时白细胞会明显增加。
5、三种血管:
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2)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判断的依据:红细胞单行通过。
3)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的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4)血液总是从: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判断方法:箭头的起点为动脉,箭头的终点为静脉,中点为毛细血管。
5)通常我们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
6、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左心房:——与肺静脉相通(流动脉血)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通(流动脉血)
1)四个腔: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通(流静脉血)
右心室:——与肺动脉相通(流静脉血)
规律1:心房与静脉相通,心室与动脉相通。
规律2:凡是与左心房、左心室相通的血管流的都是动脉血。
凡是与右心房、右心室相通的血管流的都是静脉血。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
瓣膜: 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静脉瓣心房心室动脉
7、体循环的路线: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起点:左心室终点:右心房。
8、肺循环的路线: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起点:右心室终点:左心房。
9、外界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10、例:“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静脉血。”(错)
11、医生常用“收缩压 / 舒张压(千帕)”的形式来表示血压,血压持续高于18.7/12千帕的是血压,血压持续低于12 /6.7千帕的是低血压。(详细见书中第73页)
12、血型的发现:2023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13、常见的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o型。
14、。当一个人大量出血危及生命时,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都可以输入少量o型血。
15、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 -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
16、一次失血超过800 - 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17、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18、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 - 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19、从2023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 - 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20、对贫血患者输血,可以进行成分输血,只输红细胞,大面积烧伤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和组织液,所以应该输入血浆;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者缺少的中是血小板,所以应该进行成分输血,只输小板。
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具体途径:1) 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2) 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要点
一 人的起源与发展。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 发展阶段 森林古猿 下地生活 直立行走,前肢解放 使用和制造工具 大脑越来越发达,产生语言 用火烧烤食物 改进工具,语言不断丰富 现代人类。二 人的生殖。1 产生精子 分泌雄性激素。生男性生殖输精管 输送精子。殖系统 附睾 精囊腺 前...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要点
1.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成分。2.记住含某种营养成分丰富的食物如 含糖类的,含蛋白质的,含脂肪的,含某种维生素某种无机盐的。3.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4.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5.大部分作为备用能源物质的是。6.蛋白质在体内的重要作用。7.va vb1 vc vd缺乏...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要点
栾川县叫河中学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要点 带 号的为重点题 1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与其它动物的区别 能直立行走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脑发育完善,有语言 文字和逻辑思维能力。2 人的生殖由生殖系统完成,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它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