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班级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学校的班级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创设,其后功能逐步拓展,承载了学校的教育、管理等职能,成为组织学生的一种有效形式。大学班级是高校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起来的,在时空上保持一定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层单位。
多年以来,班级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元。班级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整体部署将工作具体化,并落实在每一位学生个体中。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班级组织的健康成长是整个高校良性运转和大学生群体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传统的高校班级模式及其功能发挥。
1.传统班级模式的时代背景。
传统的班级模式与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一致:在计划体制条件下,国家与社会高度一体化,高校根据国家的建设计划设立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中心任务展开具体工作;主要依托专业化教学和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将国家、社会的人才目标分解实施,具体的落实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层面中;以“国家-高校-院系-辅导员-班级-学生个体”的层级式管理结构,为强化这样一种人才目标模式,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作用关系。班级在这一结构中属于组织环节的末端,是实施具体工作层面。
由于个人的成才目标是从属于国家计划,国家计划的高度一致性、持久稳定性追求就决定了传统的人才目标整齐划一,缺乏多样性的特征。
2.传统班级模式的功能设定。
传统的班级模式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性环节,它通过以下功能的实现来完成其人才培养的使命。
一是组织教学。
二是政治教育。
三是行政管理。
3.传统班级模式的组织特征。
基于以上功能设定的传统班级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组织特征,可称称之为“权威集中的班级行政模式”。
在组织目标上,班级使命与国家、社会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班级任务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中心工作保持高度一致。
在组织结构上,班级以教师(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为权威核心,培养得力助手(班干或团干)紧密围绕核心组成领导班子。
在组织运行上,班级工作一般是自上而下的布置任务-逐级落实模式。
在组织文化上,传统班级强调一种至善的、完美的团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状态,组织运行中以事为主,行政色彩浓厚,人本色彩淡薄。
综上所述,“权威集中的班级行政模式”中,通过基层党团组织和班级的合一化构成实现教学、管理和教育的三位一体功能。这一班级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其巨大的作用,阶段性的完成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它保证了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在传统的班级模式下,班级只是作为实施国家计划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它服务于国家-社会-高校高度统一的中心任务。僵化的管理方式和整齐划一的人才目标指向,限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挥,这一弊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体现的愈加显著。
二、高等教育改革对传统班级模式的冲击。
高教大众化引发了高校内外诸多要素的变化,其中首先是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属于国家计划体制,强调国家社会利益至上,将此作为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工作重点是共性教育、集体教育,相对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不讲求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随着社会转型,教育中强调差异、个性发展的呼声愈见高涨,这对于原有的“集体主义教育”是一种观念挑战。
班级作为高等教育实施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自然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原有的功能受到影响。
1.班级统一授课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
“学分制”“弹性学制”使得原有的固定班级动态化,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班级授课转变为“大班教学”,不同专业数个班级一块授课的现象普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来了网络教学的普及和发展,实体教学班级有逐步被虚拟教学单位替代的趋势。学生似乎不再受到空间、时间、人数规模的限制,只要拥有电脑和网络,就可以进行各种课程知识的学习。
2.班级思政德育功能受到挑战。
大众化后,学生之间关系松散、成分复杂,时间、空间上都不易集中,原有的以固定班级为基础的教育模式陷入困境。
3.班级的学生管理功能受到挑战。
一人一张课表,选择自由度很大,各自学习计划和发展规划不一,班级,甚至年级、专业的界限模糊,分割淡化,原有的以班级为基础的紧密结合体日益松散化,使得学生管理也失去了落脚点,班级的管理和组织功能下降,凝聚力和整合力大不如前。动态化的集体形态使得班级与任课教师的沟通阻隔,管理脱节,班级的“桥梁”作用消失。再加上学生自我约束的匮乏,班风、学风每况愈下。
种种现象都表明传统的“权威集中的班级行政模式”不适应时代的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教学组织-政治教育-行政管理”三位一体的传统功能弱化造成班级在高校的主导地位下降,吸引力、凝聚力不足。传统班级模式中封闭的权力结构、僵化的指令执行活动形式、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方式等,使学生对班级事务低度参与甚至冷漠旁观,班级组织形式面临认同危机。
班级地位和影响力下降,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成本,也直接影响到了校园的稳定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诸多问题都与班级组织形式的松散化有直接关联。大学班级模式急待用改进和创新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三、新时期高校班级组织的使命。
1.班级建设在新时期高等教育中重要性。
班级是高校管理和教育的基本单元,在社会转型期,班级组织更是有突出的作用:
1)班级是整合个人发展目标和国家-学校培养目标的有效载体。
2)班级是维系校园秩序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3)班级是沟通高校教学、管理、服务与学生的基础平台。
2.高校班级组织维系主导地位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班级形式不会因为社会转型和高校改革而退出高等教育舞台,相反应该通过调整班级运行模式来强化班级的整合功能,更好的捏合学生群体,为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服务。
1)专业化教育为班级设置提供技术可能性。
无论学生在低年级采用何种教育模式,在高年级最终会被组合在一种专业班级中接受专业教育,这为班级建设铺平了道路。新生入校时,无论按院系专业编排,还是按校区住宿模式混编,学生也总会整合进某一小集体中,这个集体无疑是班级。
2)我国目前的学分制为班级成员集中提供可能。
完全学分制很难一步到位,我们的课程体系内存有大量的必修课程。这就为同一班级学生的集中相处和管理提供了方便。
3)其他学生组织形式尚不具备替代班级组织的条件。
与班级并存的学生组织形式如社团、社区等。社团依学生个人兴趣而设,组织相对松散,活动不规律,缺乏严密的组织文化和引导措施;社区和宿舍主要是学生用来休息和娱乐的场所,也不适合进行组织化管理。
3.班级组织在新时期高校工作中的使命。
新时期的大学班级是高校思政德育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生活成长的温馨家园,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平台。班级建设的创新应围绕新时期大学班级组织的使命进行。
四、高校班级组织的创新思路。
高校班级组织作为高等教育实施教育管理的基础平台,在新时期仍然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但面对诸多冲击和挑战,要完成班级使命、实现组织功能,还必须积极探索组织创新,也就是通过组织形态的转变,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的运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恢复班级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重塑班级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为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搭建良好的发展性平台。
依托班级管理平台,尝试以“多元参与的班级建设模式”替代传统“权威集中的班级行政模式”,通过组织创新逐步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其一,在班级目标方面,从强调统一规格、整齐划一标准化培育向注重个性、注重全面发展的“量体裁衣式”个性化培养转变,在组织与个人目标平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
其二,在班级组织结构方面,从以教师、班干为核心的稳定的行政层级结构向成员平等协作的动态分权结构转变,鼓励所有班级成员共同参与班级建设;
其三,在班级运行方式方面,从自上而下的指令发布、被动执行的集中式管理向多元的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协作的民主化建设转变,调动每个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四,在班级组织文化方面,从外在控制式、命令服从式、集体主义至上向协作治理式、协商讨论式、互助共赢式转变,以营造组织团结奋进、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具体来说,这种新型的高校班级组织模式可从以下六大方面实施,其中前三项为班级组织的静态部分,后三项为动态运行部分。
1.班级目标:组织使命与个体期待的平衡。
班级目标是实施班级建设的起点,一个共同的、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对班级发展的良好的规划设计,也是激励班级不断前进的动力。
班级目标的制定受制于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张力:一是学校赋予班级的使命,二是班级成员个体的需求和期待。
在班级目标制定和执行中必须保持两种因素的平衡,兼顾整体方向和个体需求。建立班级共同愿景,提高班级在促进成员个人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吸引力,有利于让成员们意识到组织对个人的支持度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在和组织目标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的地实现个人目标。
在确立班级的终极目标——共同愿景之后,可以将班级整体的目标根据一套程序进行分解,分阶段和分层次逐步完成。
2.班级架构:角色分工与动态结构。
组织架构是组织内各种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它是构造核心竞争力和实施战略目标的基础。在班级组织中主要体现为一套班级职位系统,是班级开展各项管理、事务活动,从而实现班级建设目标的分工协作体系。良好的组织架构是班级顺利运转、实现功能、完成使命的结构性保障,建立并完善班级组织架构是组织运行的基础。
在我国传统的班级结构中,党、团、学三种组织存在职能交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的运行效率。因此班级组织架构可明确分成三套系统:班委会、团支部和党支部,三者角色明确、发挥优势、分工协作,在实现各自功能的基础上共同支持班级建设。
党支部:在班级建设中的工作中,党支部发挥着整体性、全局性的领导作用。
班主任培训讲稿
班主任培训讲稿四月份。一 班务工作取得的成绩。1 常规管理工作整体情况较好。2 各项活动组织工作较好。二 班务工作存在的不足。1 工作主动性不强 安排的工作完成的不及时。2 工作中不注意细节 卫生 文明礼仪 出勤。3 个别特点生动教育工作不成功。三 应强调的几点。1 要善于 说服 学生 1 新的理念...
小学班主任培训讲稿
开阳县第四小学班主任培训讲稿。培训时间 2015年10月19日。主题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学时 8学时。主持 王志勇。主讲 伍远亮。学习地点 会议室。参与人员 全体班主任。讲座内容 一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离了班主任不行,学生听话就听班主任的,班主任是他真老师,上课的是他假老师,不上课的不认为是...
小学班主任培训讲稿
讲座内容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师生之间关系要搞好,教师不是总对,给孩子认错不是坏事。男教师一定要和女生在谈话时保持距离,最好是教室门口,否则社会反响会使你威信扫地。3 创设良好的班风是你治班的基础,但应该以教育为主。一个班,没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是不行的。这就需要你去创设和不断地在班内 班会也行,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