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规划

发布 2022-04-15 03:05:28 阅读 6950

(2010——2012)

一、现状分析。

一)教师情况分析。

1、我校教师总人数20人,任课教师18人,青年教师3人,骨干教师2人,50岁以上教师 15人。

2、“课改”**现的新旧观念的碰撞,使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和新困惑,如:有些教师由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而新“课改”要求完成的培训目标和任务较高,致使他们不能领悟新课改的理念,仍用老模式授课;还有少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是在摆花架子,走过场,流于形式,不愿意用新课改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工作,各种材料的撰写、上交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质量总体不高;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一部分走在“课改”前沿的教师也产生了另外的困惑:如何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创新?

如何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而不是坚决地去执行新课标)?如何既重视个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体,重视科学性等等。

3、新形势下,学生的知识水平增长迅速,尤其是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的掌握要远远胜与教师。与学生相比较教师原有的旧知识已经落后于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

三)校本培训目的。

面向全体教师,以教育科研、教育现代培训和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在实施新课程中,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升学校工作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校本培训目标。

1)学校综合办学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软件设施与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之完全符合“青岛市农村小学标准化学校标准” 。

2)市级骨干数量力争增加2-3人。

二、规划内容。

(一)加强对教育教学管理干部的培训。

作为我校的管理干部,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领导者,他们的水平关系着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作为领导者,要熟悉管理业务,要有教研科研水平,要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通过业务培训使我校管理干部在思想、业务两方面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师德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育人能力。

1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请先进人物到校辅导讲座,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充分认识师德在学校教育教学之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教师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组织班主任学习德育法规文件,学习教育理论,进一步明确职责,增强班主任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反思教育习惯”;我是六中一个窗口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班主任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师德水平。开展“五个一工程”,即: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即一本学习笔记,开展一项科研活动,解决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撰写一篇高质量的**。

(三)加强校本教研,引领教师提升专业水平。

1成立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

我校教科研工作多次受到驻地小学的表彰、奖励,实践中我们感到教科研工作需要指导需要管理,为此我们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对我校教科员工作进行规范管理。

2重建学科教研组,构建专业性教研组。

教研组是学校教研活动基本组织,我校各教研组长由承担课题研究的科研骨干担任。各组要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本组工作内容,构建学习培训型教研组。

3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老师的专业培训。

课程改革要靠人去实践,素质教育要靠人去推进;无论是新课程的实施,还是学生的发展,都要靠教师去实现。所以没有教师自身的提高、专业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也不会有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提高。教师的发展是关系到新课改成败的关键,为此,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不断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

1、教研组、备课组保证每周活动一次,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有专人检查。教学培训决不放松。学校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干部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习。

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学,各学科组集中学,各备课组有针对性地分组学。

2、我们还通过看录像,写读书笔记、学习体会、反思笔记,开课改座谈会等活动,教师将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问题进行面对面的相互交流。

3、加大课堂交流的力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人均达10节次,管理人员达30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教师以更广阔的视角,更深入的分析,理解教学实践**现的各种教育现象,从而准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充分利用我校名骨干教师的师资资源。对教师进行“课改”培训。每星期二的第7节课安排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

具体做法是:①组织讲座,重点是解读新的《课程标准》。②组织讨论,对照《课标》,结合教学实践,教师们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相互讨论,共同寻求一个满意的答案。

③组织辅导,由教务处选取报刊上的理论性文章,提供给教师们学习。

5、组织开展“校内公开课评比”活动,活动形式为“分组比教,重点评课,集体评讲。”具体地讲就是由主抓教学的领导和我校骨干教师组成评课小组,各学科分别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课前说课,课后各组作充分的讲评,最后召开教师大会,作集体评讲。

6、为提高老师的业务技能,分别进行教师多**实用培训、课件制作培训、课件制作竞赛(课件制作优秀者发放u盘)等工作切实促进老师专业成长。

7、组织老师参加市级课堂教学研讨,校际交流及说课活动。本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任课老师将参加市、镇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加强研究,以科研课题促教师水平提高。

要求青年教师围绕申报的课题进行教改实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深入研究,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系统性的反思,对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对已有教育实践进行反省,对教育实践经验做出总结、概括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争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四)抓好对青年教师的培训。

1、青年教师是“课改”的生力军,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为“课改”提供新鲜血液、不竭动力。为了把青年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课改”工作中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学校建立了“评优课”、“展示课”和“汇报课”制度,为青年教师搭设展示教学风采、体现教改思路的舞台。使青年教师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学到新的教学理念、好的教学方法,找到自身的差距,提高教学能力。

2、加强新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

从编写教案、写板书入手,到教学才能的展示,再到参与课堂教学的展示,对青年教师由浅入深的进行基本功的培训。

(五)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推进新课改,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变。

1学习新课标。

我校将把新的课程标准的培训纳入校本培训的内容。将在未来几年内对教师进行新的课程标准的培训。认真组织教师解读学科实验教材,为解决新课程中的具体操作问题奠定基础。

2充分发挥课改样板校的示范作用,边培训边研究边实践。首先以初一数学组为龙头,以点带面打开全校课改的新思路。其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学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文件,使教师充分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为课改实践进一步打开思路。

3注意总结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学校建立教学反思制度。教师每学期要写总结体会,定期召开教学反思体会。

三 、措施。

1、领导重视,强化管理。

1)为使学教师培训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经常研究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踪、了解培训工作情况。

2)加强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实行领导随堂听课制度。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经常性深入一线课堂听课(每学期主管教学的领导听随堂课在40节以上),不定时的随堂课检查,及时发现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换意见,帮助和督促教师整改。

随堂听课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一种“必须认认真真上好每节课”的观念和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使教学工作走上一条扎实而稳定的道路。同时能准确把握教师培训现状,随时了解我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质量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商量对策,为抓好教学质量做好指导,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促进常规到位。

2、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加强对校本培训和学分管理的重视。每学期初,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计划;在具体的计划执行过程中,严格考勤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教师的个人成长档案袋和学分材料均由专人负责。

3、加强硬件建设。

1)加强微机教室、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市教育网配备的各级各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使之成为教师校本培训的基地。

2)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校园内网络宽带已铺设、开通,各科室及教师办公室均配有电脑,教师可方便地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4、校本培训的师资师源。

1)成立以学校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校本培训师资师源,负责校本培训的指导、实施、考核、评价等具体事宜;确立以学校教育科研部门为主的校本培训专门机构和建立起以年级组、学科组为主体的校本课程管理体系。

2)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和本校教师的实际需要,每学期列出计划,邀请市教科室的有关专家、学者到我校作形势报告、师德教育、理论宣传和业务培训等各项工作。

6、开展教师自培。

每学年,学校为教师阅览室订阅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刊物,并且学校还出资鼓励广大教师个人征订与学科教育有关的资料、刊物。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基本功比赛。

古岘镇乔戈庄小学。

校本培训规划

3 新课程培训。主要抓四方面工作 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打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 上课 评课开展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交流活动。请...

校本培训规划

阿龙山中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是由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设计的,培训内容倾向于满足教师个人需要,重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和所需技能的获得。但整个培训活动遵循根河市教育体育局有关法令并体现时代特色。一般说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和技能的扩充是教师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所必须作出的...

校本培训规划。制度

建设小学校本培训规划。2016 2019年 为贯彻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中提出 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要求 根据 当阳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 和 当阳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