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地理考试说明。
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l》、《地理2》、《地理3》和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3年版)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有关内容。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1.地球。(1)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能量的**。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形状。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日界线。
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轨道、速度、周期、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地图。1)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4)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
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圈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的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
4)大气运动。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季风环流。5)天气与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简单天气图。
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6)水循环。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资源分布及其合理利用。
7)洋流。洋流的形成。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及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
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
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第三部分人文地理。
1. 人口与城市。
1) 人口的自然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的过程。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人口数量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我国人口增长及人口国策。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 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的变化。
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4)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5)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
6) 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原因。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 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
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 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工业。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环境保护。
1)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第四部分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世界地理。
1)概况。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
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分布、生产和**。
(2)不同尺度的区域。
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和河流特点。
及其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极地科学考察。
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自然条件对一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中国地理。
(1)概况。
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领土面积、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和行政中心。
人口分布特点。民族分布特征。
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和火山的分布。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长江、黄河的概况;
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土地国策。
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水资源时空分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
农业分布特点。
工业分布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分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台湾省、香港、澳门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 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2023年考试说明
2010年考试说明 典型题示例。考题解析 a.必做题部分。08考题4 则集合a中有个元素。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集合的运算等基础知识 本题属容易题 答案 6 09示例4 同08考题4 09考题11 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其中 2010示例4 09示例4 08考题4 解析 ...
2023年考试说明
说明 去掉蓝色部分是2010年的考试说明,去掉红色部分为2009年考试说明。山东省2010年课改高考基本能力考试说明。考试内涵。基本能力 测试是指对新课程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养等的考查。命题指导思想及要求。一 指导思想。1 命题依据中华...
2019考试说明
一 考试目的。以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为依据,考查了解报考人员适应报考岗位教育教学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二 考试范围。一 各学段内容比例。初中 高中所占比例6 4。二 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初中 七年级 上下册 八年级 上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