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绪言。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化学的作用:
1)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2)生产农药化肥 ,3)化学合成药物 ,(4)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4、分子原子论:
1)创建人:道尔顿、阿伏加德罗
5、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发现人:门捷列夫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 外焰(温度最高)
(2)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2、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注: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3、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4、检验气体:
1)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剧烈)
2)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石灰水中越浑浊,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四.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二、 固体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 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一斜、二送、三直立”)
3. 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操作时先横放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竖”)
4.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三、 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
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直接倾倒。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 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
b. 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并且缓缓地倒【防止药液损失】;
c. 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防止药液洒出腐蚀标签】;
d. 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防止药品潮解、变质】。
1.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使用量筒。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a. 当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余下部分用胶头滴管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
b.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小俯大】。
2. 取用不定量(较少)液体——使用胶头滴管。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 应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容器壁【防止沾污试管或污染试剂】;
b.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c. 用过的试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
四、 物质的加热。
1. 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防止失火】;
b. 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防止失火】;
c. 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以免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d. 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e. 酒精灯内酒精含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量的1/4,也不能多于酒精灯容量的2/3。
2. 用于加热的仪器。
液体:试管、蒸发皿、锥形瓶、烧杯、烧瓶(使用后三者加热时需要石棉网)。
固体: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直接加热)
3. 给试管加热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 试管外壁不能有水【防止试管炸裂】;
b. 加热时要有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握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c. 如果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如果加热液体,试管口要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
d. 如果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e. 加热时先预热,使试管在火焰上移动,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固定在盛放药品的部位加热【防止试管炸裂】。
f. 试管底部不能和酒精灯的灯芯接触【防止试管炸裂】;
g. 烧得很热的试管不能用冷水立即冲洗【防止试管炸裂】;
h. 加热时试管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i. 加热完毕时要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取出;
五、 仪器的连接。
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4. 需要用力的事情都要由右手来做。
六、 洗涤仪器。
1. 洗涤方法:先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再注入试管容积的1/2的水,振荡后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
2. 试管刷: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3. 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4. 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5. 默写初中须记元素: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正确**的化学家:拉瓦锡。他认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药品足量,只与氧气反应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烧杯中的水倒流入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不易溶于水。
e、**: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瓶内气体未冷却至室温,导气管中还剩余小部分的水。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各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还保持着各自原来的性质。)
例如:空气、溶液、合金、带“浓”和“稀”的物质、自然界的水以及大多数饮料等等(除纯净水外)。
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只含有一种物质)。例如:水、冰水混合物、水银等等。
4、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2)氮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用途:作保护气、氮肥、液氮冷冻等。
3)稀有气体(he、ne、ar、等的总称)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重要用途:作保护气、作电光源、霓虹灯等。
5、(1)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co2不计入)
2)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二。氧气。1、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精选。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2.托盘天平 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克,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 如氢氧化钠固体 必须放在中称量。3.左右盘放对的时候 药品的质量 砝码读数 游码读数 若左右盘放颠倒了 药品的质量。4.玻璃棒的用途 5.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 无说明时液体取 固体即...
全国九年级化学教材知识点
19.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 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b 20.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 金属的重要性。b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2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b 2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c 23.了解用酸碱指示剂 酚酞 石蕊 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c...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一 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 实验现象 a 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b 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 5。2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 5。3 化学方程式 4p 5o2点燃2p2o5 4 注意事项 a 所用的红磷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