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与文化营销策略初探

发布 2022-03-07 15:14:28 阅读 9324

作者:聂维斌。

**:《经济研究导刊》2023年第30期。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逐步加深,网络**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了网络传播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重要价值,分析了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拓展文化空间可能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传播;文化营销;**。

中图分类号:f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68-02

网络传播的跨文化特质引发了社会文化结构的变迁。互联网将全球不同地域文化信息包容并蓄,为人类文明开启了崭新的一页,新的文化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主动的多维交织的生态,网络已然成为现代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的传播阵地。大众媒介不再是少数人的地盘,大众、社会精英和官方各自占住了自己的位置,且个人在新的权力分配中赢得了更多的好处,无数基础的网民更是把网络变成了一种狂欢和聚会,文化的仪式大大地简化。

互联网的创新不仅在于传播手段上的创造性,更在于它点燃了理念创新的火花。网络视阈的文化传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开放式的社会传播形态。

网络传播使地域、民族、时间的限制大大降低,文化交往的空间得以延伸,不同文化、文明的界限被打破,为文化构建与交流提供了特殊的工具、丰富的资源、广泛的对象以及全新的平台。第二,文化权力结构的重建。文化载体的创新引发了文化权力结构的改变,网民是蓬勃向上的新的创造力量,每个人都能拥有空前的话语权和行动力。

网络传播彻底地动摇了传播者的中心地位,突显了平民化的色彩,确立了文化消费者在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网络的平民性使普通人可以参与到媒介生产的过程中,有力地提升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第三,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文化生态。互联网冲破了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缘性,形成了数字化、虚拟性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文化生态。

网络的文化生产过程具有虚拟与现实的双重性,网络拟态下的社会伦理、人文关系形成的偏振视阈扭曲了现实物质文明的客观社会性,社会传统文化的聚合力在虚拟与现实的钟摆效应中逐步消失,由此引发的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本体意识迷失,形成了弱质的心理智能。第四,流转千变的审美意识。网络文化张扬个性,展示自我价值,其本质是平民化、世俗化,它颠覆传统文化的结构,和传统精英文化格格不入。

隐藏在网络传播审美感性认知背后的是消费社会的逻辑,网络将人性彻底商业化,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环境,这里既有热情创新、乐观积极的清新气息,也充斥着肤浅的技术迷信、恶俗的行为逻辑和激进的愤青情绪。网络时代的审美标准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这种观念的转变又进一步刺激文化生产走向趋于市场化,文化产品同样也被赋予极端的流行色彩,迁徙嬗变。

网络口碑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作者 曹菲。市场周刊 2017年第09期。摘要 几年来,中国的电影业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诸如影片内容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各大影院过度推崇营销手段,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味地使用传统的营销手段略显过时,口碑营销,尤其是网络口碑营销,正在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力量。本文以豆瓣影评为视角...

网络事件营销的传播策略

作者 郑伶俐。新闻世界 2010年第12期。摘要 本文从网络流行的 凡客体 事件谈起,结合实例对目前网络事件营销的内涵 传播成因 传播策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关键词 凡客体网络事件营销传播策略。一 凡客体 事件回顾。2010年5月网络服装品牌凡客诚品 vancl 选择韩寒和王珞丹为代言人,并以自我...

网络游戏品牌营销传播策略

作者 张梵晞苏慧。商场现代化 2012年第11期。摘要 自2004年至2011年,中国的游戏市场销售收入由25.7亿发展至446.1亿 一说428.5亿 平均年增长率高达50 2010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后,各级地方 为游戏产业设立了各种扶持政策,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