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实践。
第2章现代**政策过程。
第3章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第4章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第5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和评价。
第6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第7章公共预算管理。
第8章公共危机管理。
第9章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
a、联系。(1)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2)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
b、差别。(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管理更强调责任。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
二、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有企业和个人提供,主要由**提供。公共物品特性:
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外部性。
三、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与范围。传—局限于**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
公—扩大到其他**机关(立、司)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的方面。
2)公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传—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公—不同学科。
3)公将研究焦点由传的“内部取向”转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研究。
4)涉及大量公共行政学没涉及的主题。例:公共物品,公共选择,**失败。。。
5)公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传—局限规范研究。
6)公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是从这种实践中产生的新理论范式,反过来成为指导这种实践的模式,因此,与传相比,它更具有现实性。
四、21世纪我国公管面临的挑战。
1,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管理提出的挑战。
a、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弊端――计划经济(“命令式经济”)条件下。所谓传统**即“全能型**”:集中配置社会资源,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全面、微观、直接干预。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3)权力过于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b、转型期**管理面临的挑战。(1)建立与完善市场体制。(2)公共管理或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行政政治体制改革,转变**职能。(3)建立一支高素质、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
2,入世对我国**管理提出的挑战。(1入世对**管理方式的冲击,传统的**管理方式阻碍市场化进程。
2)入世对**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法律规则意识淡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利益至上,阻碍wto规则的有效执行。
3)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市场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化;竞争意识不强;学习能力不足)。
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
一、公共组织:广义――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既包括**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国家机关组织。
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组织人员、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
三、公共组织的类型▲
根据管理公共事务的不同,可分为管理文化、科技、教育、国防、公安、外交等事务的各种公共组织。
1)按财务-会计标准划分(有利于加强审计和对公共组织的监督),大体可分为六种类型:**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会。
2)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
a、强制型公共组织:**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性管理。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
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更多依靠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其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对抗的,当事人可拒绝裁决。如,仲裁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种行业协会等。
c、非强制性公共组织:这类公共组织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与服务性。如,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究所、**会、医疗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务机构。
3)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
a、古典模型:建立在行政管理等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效率是组织追求的首要价值。专业化与协作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特点:①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标、过程、顾客、领域。
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
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任何上级公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存在“控制范围”。
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
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
b、官僚模型:其基础是马克斯。韦伯创立的官僚理论。
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美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官僚组织的基础是理性―合法权威。认为组织靠非人格化的规则来管理,理性意味着效率。
特点:①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②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③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
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⑥雇员的选择与提升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
c、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的应用。
特点:公共事务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人”**;不可随意监督组织外的**商,不可随意利用行政命令取消合同;不是孤立地处理公共事务。
四、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一般而言,公共组织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
管理幅度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二者在一定规模的组织内呈反比例关系。
a、“尖形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的组织结构。
1)优点:权力集中,分工明确,便于统一行动。
2)缺点: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使高层决策被“走样”执行。
b、“扁形结构”――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其形态扁平。
1)优点:信息传递迅速,不易失真,决策执行时间短,下级执行人员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决策、执行面广,也较灵活。
2)缺点:相对松散,集体行动难度大。
五、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
1,直线结构。直线结构的特点是单一垂直领导,其结构简单,领导隶属关系明确,结构中每一层级的个人或组织只有一个直接领导,不与相邻个人或组织及其领导发生任何命令与服从关系。
2,职能结构。职能结构是相关部门在水平方向依职能不同进行分工,再分别对下级部门实施领导的结构。
3,直线—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是在综合直线结构和职能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4,矩阵结构。是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来履行工作任务的结构形式。
六、我国**组织的结构。
1)纵向结构。也称为层次结构。它反映行政组织内若干层次中特别是上下层次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
宏观上分为**层次和地方行政组织两大层次。**层次指**人民**一级,地方行政组织的层次划分有两级制、**制、四级制三种类型。微观上指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次关系。
2)横向结构。又称分布结构,它反映的是同级行政组织之间和各行政组织构成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来往关系。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反馈部门、监督部门。
在我国,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服务从于纵向结构。
七、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
a、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可分为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1)首长制:又称为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归一个行政首长执掌的组织体制。
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敏有力,易于保守秘密,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损耗,能迅速完成任务。
缺点:①行政决策大权由首长一人独揽,导致滥用权力,独断专行,压制民主,营私舞弊而无人牵制监督。②首长个人在精力、体力、知识、智慧、才能方面的局限,不利于对行政事务的周密考察与恰当处理。
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上的委员通过委员会议集体执掌的组织体制。今天瑞士联邦委员会是典型的委员制。
优点:能够集思广益,容纳多方面的意见,处事考察周全,委员互相牵制,有利于权力监督缺点:责任不明确,容易造成争功诿过的弊端,委员间相互协调不易,力量难以集中,决策迟缓,并且容易泄露决策机密。
b、根据行政组织构成单位的功能和性质可分为层级制和职能制。
1)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指行政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次,上下层业务性质相同,但有隶属关系,业务范围由上至下逐层缩小的组织体制。
优点:①组织系统业务相通,便于沟通领导。②权力集中,从上到下辐射开来,有助于统一指挥。
缺点:①上级任务繁杂,往往顾此失彼。②缺乏专业分工,工作弹性小。③各层级行政首长权力集中,要求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容易造成独断专行。
2)职能制:又称分职制。指行政组织横向依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职能而平等划分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小基本相同的组织体制。
优点:分工明确,有助于工作专业化,提高行政效率,行政首长也有精力进行组织的宏观管理。
缺点:分工单位无力进行全局直辖市,责任不明,过细的分工还促使部门主管过多,政出多门,使下级部门无所适从。
c、根据行政权力的使用特点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
1)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仅有有限的裁量权,须依靠上级机关的指令办事的组织体制。这种体制下,高层的机关往往包揽较多的事务决策。
优点:政令统一,可在行政组织系统内实行一致标准,便于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统筹兼顾。
缺点:节制过严,下级的行为带有被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不能因地制宜,及时处理行政事务,机关及个人也容易导致**和长官意志。
2)分权制:指下级组织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较大裁量权,上级组织不予干涉的组织体制。
优点:①各级行政组织可以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特长处理事务,行政措施紧贴实际,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②各层级有自己的权力和责任,容易激发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14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倪星,付景涛。804行政管理学。复试 894政治学原理。我认为山西财经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比较好。下面是对其专业介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该专业以企事业行政管理 文秘为特色,主要学习行政学 政治学 管理学 法学 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导论第一章变革的时代。1.传统公共行政基石的基本原理。官僚制。最佳的工作方式。通过官僚制组织提供服务。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公共利益。职业官僚队伍。行政性。2.传统行政模式的基础是官僚制,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表现在 据成本 收益分析来确定结果。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实现任务...
公共管理学
1.简述法制 的标志?答 1 行政权力的法制化。2 行政程序的公开化。3 行政执法的规范化。4 法律监督的体制化。2.简述在恢复重建机制过程中遵循生产自救,多样补偿的必要性体现在在哪?答 1 通过经济补偿来保障人员的基本生活条件,避免灾民因灾陷入困境。2 通过经济补偿来保障社会生产。3 通过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