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发布 2022-02-24 15:07:28 阅读 6247

初中化学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加练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结构、组成和分类。

1. 分子、原子和离子。

(1)共同点:都能直接构成物质如:

(2)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联系:

2. 原子的结构和元素:

(1)三个决定。

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初中阶段只涉及核电荷数从1至18的元素)

质子数与中子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二个等式。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3)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实指原子核(包括内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变,外层电子,尤其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变的。

(4)两种离子。

3. 物质的分类: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a + b + c

(2)分解反应:c → a + b +

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的多少(形式)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依据:形式及物质类型。

注:各种反应的具体条件。

4. 其它: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两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两符号:元素符号、离子符号两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1)元素符号的涵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2)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四)溶液。1. 组成:溶质、溶剂练习:碘酒,

2. 特征:均。

一、稳定、混合物。

3. 状态:饱和、不饱和。

4. 溶解度(s)

(1)气体溶解度:t ↑ s ↓ p ↑ s ↑

(2)固体溶解度:大多数 t s ↑ 熟石灰 t ↑ s ↓

5. 结晶的方法。

6. 溶质质量分数:

随堂练习】一。 选择题。

1. 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蒸发 (b)干冰升华 (c)动植物腐烂 (d)玻璃破裂。

2.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轮胎**、石蜡熔化b)食物腐败、干冰升华。

(c)工业制氧、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钢铁生锈。

3.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加热分解成焦炭b)石油蒸馏分离出汽油。

(c)碳酸钠晶体风化失去结晶水 (d)食物的腐败。

4. 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强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氧化镁 (d)固体质量增加了。

5.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有颜色生成 (d)有新物质生成。

6. 下列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铁 (c)食盐水 (d)硝酸铵。

7.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

(a)水 (b)水银 (c)氮气 (d)二氧化硫。

8.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b)

(c)(d)

9.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a)核外电子总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层数。

10.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质子数不同。

11. 关于二氧化碳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碳和氧气组成

(b)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组成。

(c)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d)由氧、碳两种元素组成。

12. 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h (b) (c) (d)

13.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化铜 (c)氯酸钾 (d)液氧。

14.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在化学反应中都能生成新的分子和原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质量大。

15. 氯水常用来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水中含有一种叫次氯酸(hclo)的物质,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1 (c)+3 (d)+5

16. 新型净水剂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价 (b)+3价 (c)+5价 (d)+6价。

17. 下列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b)no (c) (d)

18.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种类 (d)各种物质的总质量。

19. 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20. 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b)具有还原性。

(c)充分燃烧的产物是。

(d)属于碱性氧化物。

21. x、y元素都有三个电子层,且x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y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x和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xy (b) (c) (d)

22. 在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化学反应中,可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类型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3. 对一定温度下,100g的硝酸钠饱和溶液表述正确的是( )

(a)若升高温度,硝酸钠的溶解度不改变。

(b)若加入10g硝酸钠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若把该溶液倒出50g,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一半。

(d)若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的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4.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糖水 (c)汽水 (d)牛奶。

25. 下列关于溶液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的。

(c)饱和溶液都是浓溶液d)溶液都是混合物。

26.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b)向ph = 2的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c)向ph = 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13的koh溶液。

(d)向10. 4g 10%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溶液。

27. 组成溶液的溶质( )

(a)只能是气体 (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固体 (d)可能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28. 将2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升温至50℃(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氯化铵的溶解度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质的质量。

29. 影响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

①固体溶质的性质 ②温度 ③压强 ④溶质的质量 ⑤溶剂的质量 ⑥溶剂的性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30.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碘与酒精 (b)碳酸钙与水 (c)菜油与水 (d)氢氧化铁与水。

3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凡是均。

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c)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常用的氮肥。

(d)金刚石、石墨、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32.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溶解过滤 (b)过滤 (c)蒸发结晶 (d)降温结晶。

33. 加热a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cg氯化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a+b)g (b)(a+b-c)g (c)(a-c)g (d)(b-c)g

34. 在的各步转化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5.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中,不包含的反应类型是(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6. 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a、图b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他们俩的做法是:(1)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

(2)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最终如图c所示。(3)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平稳后,两同学的天平所处的状态( )

九年级化学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加练习。基本概念和原理。一 物质的结构 组成和分类。1.分子 原子和离子。1 共同点 都能直接构成物质如 2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3 联系 2.原子的结构和元素 1 三个决定。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 初中阶段只涉及核电荷数从1至18的元素 质...

人教版英语中考总复习第一轮教案

本资料 于 七彩教育网 九年级英语。第。一。轮。复。习。教。案。审核 九年级全体英语教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 上 期末复习手册。unit1 12重点知识梳理。unit 1 句子 1.初次见面用语课p2.2c what s your name?my name is i m nice to meet yo...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

第一讲实数。1 下列语句 无理数的相反数是无理数 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 有理数比无理数小 无限小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 已知a b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b b ab 0 c b a 0 d a b 0 3 三峡工程是世界防洪效益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