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目标管理

发布 2022-02-21 14:54:28 阅读 8118

第1章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方式。

目标管理的目标设定。

目标管理的执行。

目标管理的绩效评估。

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要实现这个根本目的,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将它具体化为不同部门、个人及不同阶段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和保证计划完成的措施,按部就班地落实计划,这一过程就是目标管理的过程。

一、目标管理。

一)目标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目标就是企业目的或宗旨的具体化,是一个企业经过努力奋斗所希望达到的未来状态或结果,也就是企业根据其宗旨提出的在未来一定阶段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和条件不同,时期不同主要任务也不同,不同管理层次的工作重点不同。因此,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目标往往不止一个,而是一个目标系统,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和时间性。

1.目标的层次性。

企业的组织结构分为不同的层次,相应形成目标的层次性。如图1-1所示。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可分为四层:

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和作业层。企业的总目标是由分目标来支持,总目标可以分解为一个与组织层次、组织职责相适应的层次体系,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目标系统。使企业的每个管理层次、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目标,明确他们的前进方向,并激励他们向预期成果努力,并以此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图1-1 目标层次与组织层次关系图。

在图1-1中,企业最高层的目标是组织目标,它是企业宗旨和任务的具体化。企业将组织目标具体化成更多的分目标,如企业的财务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市场营销目标、生产运作目标等分别由分管的副总负责。这些分目标进一步分解成分组织的目标,如分公司、子公司、事业部等的目标,由中层管理人员负责。

分组织目标再具体化就成了下属部门和单位的目标,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最后目标被具体落实到企业的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成为员工的个人目标,由每个员工具体负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目标层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下一层次目标是上一层次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只有下一层次的目标实现了上一层次的目标实现才***。

2.目标的多样性。

在某一时期内企业的总目标可能是唯一的,但总目标会受不同的因素影响,使企业的目标表现出多样性。

目标的多样性使总目标在许多方面具体化,这些具体化的分目标或子目标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如果它们之间相互矛盾,对总目标的实现极为不利。

3.目标的时间性。

企业的目标按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基础,长期目标是短期目标的依据和目的。

(二)目标管理的特征。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缩写为mbo)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在美国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2024年,美国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他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化为目标,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以此来达到企业的总目标。

根据哈罗德·孔茨的定义:“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有意识地瞄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并有效地、高效率地实现他们。”

目标管理的核心是让具体化的企业目标成为组织每个成员、每个部门、每个层次的方向,同时为评价每个成员、每个部门、每个层次工作绩效提供标准。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相结合的系统管理方法。它是由高级管理人员同下级管理人员及员工一起制定企业目标,将其具体分解为企业的每个部门、层次和成员的目标,把它与每个单位、部门、层次、成员的责任、成果密切联系,明确规定各自的职责范围,以此来进行管理、评价,决定对他们的贡献和报酬的一种成套的、系统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具有以下的特点:

1)目标管理是参与式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员工参与制定目标,才能激励他们为实现目标而作出贡献。

2)目标管理是自我控制式管理。目标管理使管理者、员工根据总目标和自我目标的要求,努力工作,完成预定的目标。

3)目标管理是授权式管理。与传统的管理制度比较,目标管理最主要的优点在于能改进管理方式。没有目标,就无法建立可以评价和执行的方案,无法对员工的努力给予客观的评价,员工会丧失活力,无法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目标管理的优点如下:

(1)**企业成长并制定相应措施;

(2)确定组织努力目标,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3)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能力;

(4)激发员工潜能;

(5)促进沟通,全员参与,增强凝聚力;

(6)消除各部门的本位主义;

(7)提高员工工作积极主动性;

8)绩效评估客观可行。

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管理实施的效果受管理者对目标管理概念和原理理解深度影响;

2)目标制定者指导的有效性也将影响目标管理的实施效果;

3)目标制定困难;

4)目标制定存在短期化倾向;

5)目标缺乏灵活性;

(6)定量目标泛滥。

三)目标管理过程。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表现为“p—d—s”循环。p是计划(plan);d是执行(do),将计划付诸行动;s 是评价(see),分析行动的效果。在绩效评价后,检讨修正,重新规划,又进入“p—d—s”循环。

如图1-2。

目标管理也遵循这一过程。目标管理的p(计划)阶段,即确定目标;d(执行)阶段,即目标的实施,根据确定的目标计划任务,按期执行各项计划工作;s(评价)阶段,即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惩。

图1-2 目标管理的“p—d—s”循环。

二、目标管理的方式。

目标管理的方式可分为两种:提高业绩型目标管理和开发个人能力型目标管理。前者注重公司所期望的结果,常用于现场工作中;后者则注重于个人能力的开发,常用于辅助性工作中。

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应该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从管理人员来看,随着管理层次由高到低,提高业绩型的比重在下降,开发个人能力型的比重在提高。 总之,应根据每个岗位的职能需要,决定两者的比重。

(一)提高业绩型目标管理

提高业绩型目标管理,是按照组织结构有系统地将企业总目标由上而下推广至部门及个人的目标管理方法。它最大特点是:由组织的最高层直至最基层,逐级制定目标,使全部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整体的最大力量。

1.特点 (1)建立目标的连续性,使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目标和总目标息息相关,提高员工的团队意识,形成凝聚力;

(2)密切组织不同职能和层次间的关系,增强员工素质,提高组织效率;

(3)目标的制定,有利于管理者与监督者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

(4)目标的制定,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5)企业每年通过一些重点事项,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2.执行步骤

(1)最高管理层根据企业宗旨、发展方向及现状,确定年度内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制定总目标,通告全体员工;

(2)各部门根据总目标,分别制定各自目标,并公之于众;

(3)在各部门中,为保证本部门目标的完成,要求每个员工都制定其个人目标。

(二)开发个人能力型目标管理

开发个人能力目标管理型,是以提高企业员工本身能力为主的目标管理制度。

1.特点。1)通过有效地激励个人目标,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2)依据职务范围确立每个人的目标,其中包括对员工的要求,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员工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3)如果在实施目标管理的初期采用,有助于员工对目标管理的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目标管理理念,保证目标管理的顺利推行。

2.优点 开发个人能力型的个人目标,主要着眼于提高个人的能力,在短期间内,难与企业目标相联系,但最终个人能力的提高,会促进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它的优点在于:

1)目标是员工自主制定的,不是上级强制的,因而能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创造力与主动性;

2)能提高员工的目标意识,充分发挥能力,提高工作效果;

3)经过期末的自我评价,为自己完成目标而得到成就感,激励员工向更高的目标挑战。

3.执行步骤。

1)在员工所承担的职责中,确定一定期间内能完成的重点工作;

2)上下级沟通协调,共同决定目标;

3)明确员工完成目标的权利与责任;

4)员工通过自我管理完成目标;

5)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

6)期末或年终,对各自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报告上级;

7)根据业绩考核结果,实行奖惩。

三、目标管理的目标设定。

设定目标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步。是“p—d—s”循环周期中的计划阶段。

一)目标设定的要求。

1.目标要以企业的资源为基础。

目标的实施必须以一定的资源为基础。在确定目标时,必须考虑所设立的目标需要什么资源、需要多少、如何获得资源等问题。否则,确立的目标可能因缺乏资源支持而无法实现。

2.目标是员工愿意主动完成的。

在确定目标时,要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加强管理者与员工沟通,一起讨论制定目标,使员工了解目标的重要性,感到目标不是上级强制命令的,而是他们自己确定的,产生一种责任感,进而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3.目标是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

目标管理的目的之一是发挥员工的潜能。而员工通过努力不断取得经验,提高能力,完成目标任务,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员工根本无法达到,就不会再去努力;定得太低,员工不需努力就能完成。

理想的目标应稍高于员工的能力,具有挑战性,需要经过努力才可以完成。同时,配合目标的完成,应当对员工付出的能力给予一定的奖励。

0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细则

营运安全目标管理细则。1 定义术语。1.1 营运安全 包括安全生产 职业卫生 消防安全 治安 交通 防恐等全方位的安全。1.2 营运安全目标 是指酒店根据集团及酒管总部管理需求,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生产所要达到的基本指标 安全生产目标包括事故控制指标和过程管理目标。a 事故控制...

CD541 01质量目标管理

1 目的。对质量目标的编制依据 内容及实施程序和方法等作出规定,并通过规定的过程采取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的管理,使公司的质量方针 目标得以实现。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目标及相关职能和层次上的质量目的管理。3 相关文件。q cd 821 2010 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q cd 824 2...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

目录表。类别 目标管理。长虹东城时代二期c标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四川寰宇实业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 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一般轻伤事故频率为1.5 机械设备完好率100 职工受教育率100 无中毒中暑。无投诉。创建省级标准化文明施工工地。四川寰宇实业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