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应用管理实施方案

发布 2022-02-15 08:52:28 阅读 5553

一、指导思想。

为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稳步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响应自治区教育厅推进教学资源应用的号召,特制定本方案。

学校建设的目标是:让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同行,一、指导思想。

为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稳步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响应自治区教育厅推进教学资源应用的号召,特制定本方案。

学校建设的目标是:让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同行,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交互的信息技术手段架构师生互动的平台,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综合运用良性发展。

二、领导小组。

为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学校成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建文。

全面负责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

副组长:刘广华。

成员:语文和数学教师。

1、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信息化教学设备资产管理。

2、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师网络教研与专业提升。

4、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生德育教育及家校互动。

5、信息化教学资源设备维护、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档案管理。

三、方法步骤。

1、学习讨论准备阶段:

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

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工作实施方案。

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宣传动员,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先行摸索并大胆进行教**用。

2、初步尝试阶段:

对全体教学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高级应用培训。

在每个教研组内确定两至三名信息化教学中坚教师,带动和提高以年级组为单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研。

3、提高阶段:

在全体老师中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竞赛活动,以赛代培,促进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提升。

完善信息资源库,及时收集整理校内外信息化资源,充实教学资源库。 在学校常理和德育教学中运用资源平台,开展员工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

4、全面实施: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校际、区际互通,增强资源共享。

开展信息技术、资源建设、网络教研等相关课题研究。

四、实施方案与预期效果。

一)优化环境,丰富资源,使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1、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在设备运用上不断创新。

学校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硬件建设已经实现所有班级安装上了多**展台、电子白板等多**教学设备,将要实现教师办公实现人手一机,更新计算机教室设备,在专用教室内配备上多**教学设备。

为了深化应用,提升应用效果和水平,在不断完善学校**的同时,安装能为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师、学生提供服务支持的校园网络应用软件平台---信息化资源教学资源平台,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将为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化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为教师开展生本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学习创造必要条件。

完善后的信息平台应用,综合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功能:

辅助教师教学,拓宽教育资源提供网络服务,共享系统资源;

提高信息能力, 更新教学方法加强互动交流,互帮互助互学;

2、丰富完善资源整合平台,夯实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根本所在,有效利用、完善教育资源整合平台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校正在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通过学校的资源平台,将更多老师或校外的教育资源纳入学校的教育资源系统,解决资源分散问题,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共享程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支柱。

我们认识到,建为所用,立足应用是资源库建设的根本,因此,我们建设资源库的原则是:(1)应用性:能够直接为教师课堂教学服务;(2)综合性:

这是教师备课、上课、辅导、教研、反思乃至开展课题研究的综合性服务平台;(3)互动性: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能够互动,解决生成性问题;(4)连续性:能够显示教师、学生的成长轨迹。

根据以上的建设原则和标准,依托教材,遵循课标,我们设计制定资源库的框架结构,设计各版块的功能,设立:1)文本版块:教学设计、试题集锦、教师反思、学生作品等,发挥备、讲、反馈、反思的功能;2)课件版块:

同步资源、主题素材、个性化个人资源等,发挥资源整合、支持课堂教学的功能;

3)互动版块: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发挥及时教研、专题研讨、师生互动,显示成长足迹的功能。以上各版块都具备**修改,直接运行的功能,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使用、交流,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3、行政管理板块,促进管理高效。

二)建立导向机制,利用课题引领,整体推进信息化工作进程。

1、建立机制,规范研究。

学校为促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教学的研究,启动建制行动,逐步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机制。

确立以信息化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

制定了教师激励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对促进信息化应用的教师给予支持和激励。

3、科学管理,打造团队。

提升学校领导的引领能力。树立学校领导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的意识,创造培训机会,培养领导信息素养,在课程创新、资源管理、校本培训等领域的实施流程中提升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引领能力。

提升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搭建网上博客、网下研讨发展平台,融入校本研修活动,支持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拓展学习能力。我校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采取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活动,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常态化。

4、管理考评,促进使用。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建成以后,科学合理的管理是使现代信息技术设施充分发挥作用的保障。管理分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两部分。人员管理的目标就在于充分调动教职工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使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普遍、高效地开展。

为此,学校针对建设与应用信息化平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并抓好落实。与此同时,加强对骨干教师考评,通过建库共享资源,博客共享思想,带徒弟共同进步几方面,带动全体教师。

此外,学校还主要针对教师参与校园**与平台建设、信息技术使用、整合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评。通过考评,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

5、借助公司,保障有力。

三)扎实有效,以点带面,学校各方面工作成果显著。

学校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融于各项工作之中,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共享、互动的交流平台。加强了电子政务,促进了校际、教研组的有效管理,搭建了新型管理空间。

与此同时,建设了一支学习型团队,教师教育教学素养不断提升。

四)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让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同行。 信息化建设,其本身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工作,我们在推进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长效机制,使信息化建设工作既有科学的前瞻意识,又有强大的发展后劲。

五、保障措施。

在整个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同时注重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与队伍建设。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层层落实,整体推进:通过不同层次人员的逐层深入,使全体教师参与其中,力求日常化研究扎实有效;

注重挖潜,搭建平台:充分挖掘平台应用性、互动性、综合性、连续性的功能,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空间,使教科研氛围更加浓郁;

强化整合,团队发展:通过课题组、学科组等团队研究的深入,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整合更加有效,教师整体素养提升,形成教科研团队;

师生主体,形成特色:教师和学生成为平台使用的主体,享受成效的主体,努力使学校信息化特色日渐明显,促进学校全方位发展。

中学教学管理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狠抓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衡量学校成功与否的标准。学校后行政 德育 后勤等所有工作皆围绕着教学工作开展。可以说,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除去教学,其它一切工作均为空谈。而教学工作重点在于持继地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真正落实了 一切为了学生 宗旨,只...

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县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为了更好地促使我园教育 保育工作制度化 规范化 科学化,按国家幼儿教育法规,结合我园目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 发挥园领导班子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1 幼儿园领导要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明确办园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能力。2 园领导...

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二 上课 1 上课铃响后,教师立即进入教室。下课铃响后也应按时下课,不得拖堂。2 课堂教学要讲求方法,老师不能做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走下讲台,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善于积累资料,授课后要写出课后礼记,如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3 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