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实施方案

发布 2022-02-10 12:20:28 阅读 4793

王沟门采油大队。

2012-2023年)标杆管理实施方案。

为积极推进采油厂对标管理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建立涵盖我大队生产全过程的对标指标体系,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 按照采油厂《关于印发“质量效益年”暨标杆管理(2012~2023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大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行“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标杆管理运作模式,以“培育复合型员工、打造执行型团队”为根本出发点,着力解决基础管理薄弱、技术支撑能力不强、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统计计量口径不统。

一、财务“四级核算”不尽到位、企业生产经营质量和效益水平不高等问题,形成一套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推动我大队规范运行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标杆管理活动扎实有效推进,决定成立标杆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刘宝军。

副组长:贺建军

成员:袁宝学李小伟李宏梁永壮李秀国。

刘振雄张兴轩刘志武。

各班站长。主要职责是:负责引导“标杆”管理理念,定位标杆管理框架,确定标杆管理思路,决策标杆管理方案,指导标杆管理运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由李尚殿担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制定标杆管理制度、流程和办法;健全完善标杆指标体系;统一审核、上报审批各区队标杆管理实施方案,统一协调指导区队、班站立标、对标、超标;制定标杆管理激励、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标杆”管理活动总结、经验交流及考核奖励;协调解决“标杆”管理活动**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三、立标项目。

一)标杆管理基准目标(一级指标)

1、油井免修期500天;

2、设备利用率90%;

3、吨油能耗17千克/标煤;

4、产销误差控制在5%以内;

5、自然递减控制在8%以内;

二)二级指标(影响要素)

1、油井免修期二级要素:

作业现场管理;

油井清蜡维护;

员工责任心。

2、油井产销误差二级要素:

《油井计量化验管理办法》执**况 ;

人员培训;员工责任心;

管输井计量管理。

3、设备利用率二级要素:

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合理调拨;

人员培训;员工责任心。

4、吨油能耗二级要素:

全员节能意识;

能耗控制措施。

5、自然递减二级要素:

生产时效;注水效果;

井况;低效井挖潜。

四、工作标准。

1、油井免修期:

管理人员岗位工作标准;

定期对单井作业类型及作业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对油井作业重点环节进行全程管控;

作业质量考核标准。

2、产销误差:

严格执行《采油厂油井计量化验管理办法》相关要求;

报表填写规范、准确、字迹工整;

建立油井计量化验奖罚制度;

计量员认真分析采油大队日产液量、产油量、含水、运出量、联合站接收量、综合含水等情况;

检查督促机制。

3、吨油能耗:

节能措施科学合理;

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

节能效果评价标准。

4、设备利用率:

设备档案健全,分类统一管理;

设备维护保养督促、抽查、整改到位;

设备调拨符合程序,统计详细准确;

熟悉设备动态管理档案。

5、油井自然递减。

技术过硬,决策合理,规划科学,方案可行;

单井稳步控制,实施稳步注水;

五、保障措施。

1、油井免修期:一是继续加强作业现场管理,严把材料入井关、数据关、确保油井作业质量;二是加强油井清蜡维护工作,详细制定出每一口油井的清蜡维护方案,严格执行“一井一策一工艺”不断优化管理方案,把油井维护做到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来延长油井免修期;三是实行间隔抽油,避免设备无效运转,减少管柱磨损,来延长免修期;四是通过调整地面设备设施(推广使用小皮带轮、二级减速轮),降低冲次,减少管柱磨损,延长免修期。

2、产销误差:一是加强对高产井、异常井的计量、测产盘库,每月对井区**库存、油井含水进行一次盘查、化验,对新井、措施井、偏远井、重点井及集输井随时抽查并作为重点管护对象,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二是与驻选油站工作人员核对单车、单井**交售数量,对可疑运油车辆进行全程监控,同时加强对职工的思想疏导和教育,确保产出**的按斤按两交到联合站;三是狠抓油井计量化验工作,严格执行采油厂油井计量化验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全面规范大队油井计量化验工作,重点解决好集输井计量问题;四是抓好职工业务技能培训工作。

3、吨油能耗:一是加强用煤过程监督,对井区伴生气进行有效利用等减少能用煤量;二是加强现场管理,杜绝电力浪费现象,定期检查井区用电管理情况;三是推广使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如节能电机等),采取间隔抽油、调整抽油机平衡等措施降低能耗 ;四是减少用车频次和油耗;五是加强职工培训,树立全员节能意识,减少吨油能耗损失,实现效益最大化。

4、设备利用率:一是下大力气抓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二是督促大队、区队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井区,发现和解决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坚持做好设备档案的动态管理,对闲置废旧设备进行有效利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四是扎实抓好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业务技能操作水平;五是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单项考核制度。

5、自然递减:一是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不断优化核心技术;二是认真落实“一井一策一工艺”管理,抓住单井分析突破点,实现油井精细化管理;三是不断规范注水工作,合理调配注采比,确保注上水、注好水;二是认真研究分析,寻找一批有改造价值的油井,进行措施挖潜,确保改造一口、见效一口。三是对产能下降等生产不正常的井实施检泵和参数优化措施,恢复单井产能;

六、工作步骤及原则。

1、突出重点。以基准管理指标为对标指标,在企业内部、同行业、竞争对手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寻找,选定标杆单位和指标标杆值,建立科学合理的对标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大队、区队、班组三个不同层面,层层分解、细化。

2、全面对标。2023年为深化阶段,要形成预算、指标、责任、评价、考核、兑现的全面对标管理体系,实现采油大队各项业绩的持续完善和提高。研究与标杆单位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技术投入等方面的差距,根据对标指标与对标标准存在的差距和原因,制定缩小差距的措施方案。

要提出改进提高的目标值和时间要求,明确责任,落实人员。评估改进措施和手段的有效性,检验工作成果,不断纠偏与总结。

对标范围。实现厂内、厂外及同业等层面的对标比较,并纵向与自身历史最好水平对标。

对标内容。既要比最终性指标,又要比过程性指标,既要进行指标比较,更要注重管理手段、管理流程的比较,保证各项指标的先进性。

3、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数据真实、信息可靠,寻找标杆时,要针对每项对标指标去寻找不同的标杆单位,不能简单的选定一家单位作为所有对标指标的标杆值。要在规模相当、经营领域相似,管理经验具有借鉴价值的单位里面,选择某项对标指标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单位。

确定的标杆必须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这样才能使标杆体现可比性、可操作性。

4、动态比较。对标杆单位进行动态跟踪,保持比标杆单位更快的前进速度。在一定阶段内,如果确认对标目标已经达到或超过对标单位后,应该及时选择新的更先进的对标目标,不断确定最优对标指标,确保标杆的先进性。

5、持续改进。2023年到2023年为持续改进阶段。在此阶段,根据对标结果和对标工作考核评价情况,建立对标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对照收集或公布的先进值,持续改进,确保标准的适应性、先进性和示范性。

对标管理小组将在每半年对标工作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并公布对标指标体系,安排部署下半年的对标工作。为创建“管理一流,质量第一”的采油大队提供科学决策。

6、全面达标。2023年为全面达标阶段。对对标活动成效进行总结,对指标改进措施和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撰写对标指标评估分析报告,并进行总体评价,对对标活动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七、具体要求。

(一)统一计量统计口径。

在2023年11月底前,制定各项标杆指标计量统计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各项标杆指标数据**和统计口径,确保各项标杆数据真实有效,能够真实反映标杆指标运**况。

二)建立对标管理机制。

要按照采油厂对标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建立对标管理机制,要分类建立对标数据库,包括任务分解、责任落实、过程督导、考核评价、工作调度及信息反馈等,为标杆管理良性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统筹推进对标管理。

始终坚持“三个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统筹推进对标管理。一是要把对标管理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把对标管理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载体,注重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长效机制;二是要把推进对标管理与全面预算相结合,注重增强标杆指标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对标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注重建立“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标杆管理流程。

四)健全对标考核体系。

把对标管理纳入目标责任管理,与干部职工工资相挂钩,尽快健全完善对标管理体系,制定配套考核细则,坚持月度、半年、年度相结合方式,全面加强对标管理考核。

标杆管理实施方案

精品word文档值得 值得拥有。王沟门采油大队。2012 2015年 标杆管理实施方案。为积极推进采油厂对标管理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立涵盖我大队生产全过程的对标指标体系,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按照采油厂 关于印发 质量效益年 暨标杆管理 2012 2015年 实施方案的通知 要求,结合...

中学班级管理实施方案 班级管理实施方案

班级管理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印发 县中小学班级管理评估方案 的文件精神,提高我校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效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创设和谐校园。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就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管理实施方案

为强化健全德勤能绩的管理体制,培养教职工的工作责任感,提高出勤率。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本着公正 公平 合理的原则,制定教职工德勤管理实施方案。一 德 勤满分150分。其中,德占50分,勤占100分。1 考勤方法 按照学校值班表,由值班领导每天考勤四次,分别为早晨到校 中午放学 下午到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