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

发布 2022-01-31 04:01:28 阅读 3185

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与传统教育督导。

评估的区别、一般操作程序和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

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是以教育法律法规为根本,以学校发展内部动因为起点,以帮助指导学校自主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督导评估。督导评估依据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律、现有的办学水准和自我制定的发展目标,运用督导和评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学校发展现状和潜能进行分析与判断,指导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提高学校自我评估、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最终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办学主体,使教育实现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双重需要的目的。正因为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强调了学校在评估过程中的自主性,使得它在评估的目的、评估活动的对象、评估的内容及标准等方面与传统上的教育督导评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与传统教育督导评估的区别。

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确立的帮助引导学校自主发展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督导评估那种居高临下的 “你做我评”,只做“钦差大臣”的姿态,让学校在督导评估的引导下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在督导评估的助力推动之下,一步一个台阶,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与传统教育督导评估的区别是:

1、在评估的目的上,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实现了传统教育督导评估的“验证”、“鉴定”、“分等评级”向“引导改进”、“帮助发展”的转变,从而达到学校由害怕检查评估到请求检查评估的效果。

2、在评估的地位上,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实现了传统教育督导评估“学校作为单一的被评对象”向“学校既是被评对象,更是评价的主体”的转变,让学校由被动的接受检查评估对象成为主动的检查评估参与者。

3、在评估的标准上,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实现了传统教育督导评估“评估多所学校都用一把尺子”向“评估多所学校运用多把尺子”的转变,鼓励学校办出个性,办出特色,使教育的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的一般操作程序。

1、指导学校在客观分析学校现状的基础上自主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长期以来,学校接受管理的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号令下的“大一统”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下的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大多是大同小异的,校长无须思考也无法思考学校如何发展,如何办出特色。所谓“千校一面”就是高度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形成的产物。

学校要自主发展,首先要确立目标,并必须有配套的规划去保证实施。因此,发展性督导评估应该指导学校在客观分析学校现状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发展目标,自主订出发展规划。教育督导人员这个时候的主要工作是深入学校,指导学校领导拓展思路,认真思考,找出学校的发展优势和阻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选择切合学校实际的发展目标,形成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在制定规划时应发动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广泛参与,让规划制订过程成为统一认识,凝聚人心的过程。

2、参与审核学校发展规划,把握好规划的方向性、发展性、适切性和可行性。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蓝图,也是督导机构对其进行督导评价的依据。因此,审核规划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审核认定规划的过程是学校与行政管理部门双方承诺的过程,因此审核学校发展规划时必须有教育行政部门参与。

上海采用的做法是:大多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由督导人员、有关专家组成评审组,深入学校,对该校规划的内容逐项调研,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可批准。

审核计划的重点:一是方向性——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二是发展性——鼓励每个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三是适切性——发展目标的选择既要有挑战性,也要力所能及,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既反对“墨守陈规”,不思进取;也反对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企图“一口吃成胖子”。四是可行性——实施规划的人财物条件有保障,措施可行,并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

3、建立“督导联系”制度,加强对学校的随访。

为了进一步帮助、指导学校有效实施发展计划,建立计划、实施、监控、反馈的科学管理机制,督导人员必须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形成督学与学校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促成规划的全面实施。

4、指导学校建立自评的制度与机制,切实提高自评的质量与效果。

学校要自主发展,还必须形成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整的机制。学校只有不断地剖析自己,科学地评价自身,才能不断找出前进的方向。发展性督导评估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校建立自我评价的制度与机制。

自评可以是一年一次,也可以是一学期一次。自评工作必须层层启动,全员参加,自评结果必须向教代会报告。指导学校自评时要紧扣学校发展规划,使自评成为对规划的再学习、再认识、再落实、再调整的过程。

5、与学校共同协商制定督导评价方案,组织相应队伍进行督评。

评价方案是依据评价指标制定的。因为发展性评价指标既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也有学校自主设定的内容,因此对每个学校的评价内容、重点、方法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督导机构在制定评价方案时必须与各个学校共同协商,以保证评价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个别化的评价方案决定了参与评估的队伍结构也应努力体现个别化、适应性。评估时要根据方案需要,注重吸纳有特长的专家、兼职督学参加。

6、重视提高督导结果反馈的效果。

发展性评估是面向未来、关注发展的评估。因此评估的反馈意见就应该注重对学校发展趋势、发展潜能的评价,以纵向比较为主,反馈应突出对学校今后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向学校反馈时应邀请同类学校的校长、家长及社区有关同志参加,以达到携手共进和社会监督的效果。

四、开展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1、开展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应鼓励学校发展个性,办出特色。评价一所学校优劣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学校的办学特色。由于学校之间的办学历史、师资水平、学生基础学力、经济条件和所处环境的差异,其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不同的差距,用统一的模式要求学校如何如何,这显然不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律。

开展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就是要引导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避开自己的短处,发展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

2、开展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应建设一支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校长队伍。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中,校长既是学校发展规划的主要设计者,又是实施规划的指挥者,还是规划指标完成程度的具体评估者。没有将学校的发展当成自己一种事业的责任心,学校发展性评估很可能就停留在“保运转、保安稳”的初级层面;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就难以通过学校发展性评估办出学校的特色。

在“两基”督查、合格学校评估等督导检查中发现的不少千篇一律、流于应付的规划计划,不能不引起我们在开展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时对校长队伍素质的忧虑。

3、开展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应积极探索与教育行政部门专项督查的结合点。与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项督查所不同的是,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的学校发展性评估强调学校发展规划延续性,规划一旦形成并得到认可批准,除必要的调整外,便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学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而以发展规划为依据的督导评估方案,更强调学校的个性特点。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项督查,往往是一项督查一个评价体系,所有的学校必须接受一个体系的评价。

这就造成了学校在一个时期内因接受多项专项督查而应付不暇的状况,也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学校接受同一的评价体系督查的消极情绪。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就能更好地发挥学校发展性评估的促进作用。

4、开展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应突破横向比较的传统思维定势。评价学校各项发展性指标的达标程度,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强调的是学校自身的进步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对学校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客观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习惯上以统一的标准评价所有学校并以此评出优劣的横向比较法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一些按功论赏的奖惩制定也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是教育督导工作的一个创新,对于我这样一个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却初涉教育督导工作的弱智者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繁复累赘的数千个文字,只是本人这次上海之行的内心感受,其中肯定不乏偏激之见。厚颜递上,只望得到专家的匡正。

常乐中学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

发展性督评估方案。常乐中学。二 一五年九月。常乐中学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根据卫教发 2015 111号文件精神,自2015年9月起,我校将积极推进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促进建立完善学校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校内部管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

常乐中学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

发展性督评估方案。常乐中学。二 一五年九月。常乐中学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根据卫教发 2015 111号文件精神,自2015年9月起,我校将积极推进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促进建立完善学校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校内部管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

发展性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广武镇第七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自查报告。学校以 抓常规管理,促进质量提升 为主线,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主题教育,以网格化为主导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了重大活动程序化 高效化 构建 理解 信任 包容 垂范 的教职工文化,提升了教职工生活质量和职业幸福感。在 让学生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