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
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2.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
1h= 60 min= 3600 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考点。三、运动的快慢。
1.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
2.声音的传播。
(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2)介质: 固体 、 液体 、 气体均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2)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 340m/s 。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即: v固>v液>v气 。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色 、 响度和音调 。
考点三噪声及噪声的控制。
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害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1) 在声源处减弱 ;(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 在人耳处减弱 。
考点四声的利用。
1.超声波(频率高于 20 000hz 的声音)
1)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2)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2.次声波(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
1)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2)应用:预报**、预报台风、监测核**。
3.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如:回声定位,b超。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如: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2.温度计。
(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
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物体凝固时需要放热。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汽化需要吸热。
1)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大大地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或二者兼用。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钨等。如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就是由于灯丝升华的缘故。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热。自然界中的霜的形成,就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为 3×10 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速度。
4.用光的直线传播可解释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等。
考点二光的反射。
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
2.光的反射定律。
1)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异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等角: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3.光的反射类型。
1)镜面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 。
2)漫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
4.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虚实:成的像为虚像 。 2)大小: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
3)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对称: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考点四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定律。
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角不相等。
①定性:空气其他透明介质。
变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
2.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考点五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1.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
2.光的三基色是红 、 蓝 、 绿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 、 黄 、 蓝 。
3.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考点六看不见的光。
1.光谱:把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人眼看不见的光: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 ,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线 。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透镜及透镜作图。
1.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2.有关透镜的科学术语:
主光轴,光心,焦点(f),焦距(f),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三条特殊光线:(如图1所示,比较两透镜的异同)
(1)凸透镜。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焦点;
b.通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凹透镜。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同侧虚焦点;
b.正对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表(将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2019中考物理复习
中考物理备考策略。田庄中学刘晓侠。在以往的中考复习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同时也很容易让学生疲倦,只一味跟着老师走而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动力,迷失了学习的方向。以此,在总复习中教师采取恰当措施激发学生复习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切实提高复习的效率变得十分重要。那么怎么做能...
2019中考物理复习
2014中考物理复习知识集锦。遵义县芝麻中学姓名。一 初中阶段常见的几个常数。1 声音在15 的空气的传播速度 v 340m s 2 电磁波 含光 在真空中 或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 c 3.0 10 8m s 3.0 10 5 km s 3 水的密度 1g cm3 10 3 kg m3 1 m 3的水...
2019中考物理复习
2016 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班级姓名得分 一 选择题 共48分 1.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 2.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只有弹簧 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c.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