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复习

发布 2022-01-11 14:03:28 阅读 5661

2014中考物理复习知识集锦。

遵义县芝麻中学姓名。

一、初中阶段常见的几个常数。

1、声音在15℃的空气的传播速度:v = 340m/s

2、电磁波(含光)在真空中(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 3.0×10 8m/s = 3.0×10 5 km/s

3、水的密度:ρ=1g/cm3 = 10 3 kg/m3 (1 m 3的水的质量为10 3kg)

水的比热容:c= 4.2×10 3 j /(kg。℃)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 3 j)

4、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5、一节干电池电压1.5v,家庭电路电压220v,三相动力电电压380v,一个纽扣电池1.5v,一个铅蓄电池2v,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个标准大气压 p0 =76cmhg=760mmhg =1.013×10 5 pa (粗约计算p0=10 5 pa )

7、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0.1℃

8、人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水中的一些生物如鱼的密度跟水的也差不多。

二、初中阶段出现的几位物理学家的贡献。

三、容易搞错的单位换算关系。

1、速度单位: 1 m/s = 3.6 km/h 1 km/h= m/s

2、密度单位:1 g/cm3 = 10 3 kg/m3 1 kg/m3=g/cm3

3、电功单位:1 度 = 1kw·h = 3.6×10 6 j

4、电功率单位: 1kw =1000w

5、长度单位:1 m =10dm=10cm= 10 3 mm = 10 6 μm = 10 9 nm

6、面积单位:1m = 10dm = cm = mm

7、体积单位:1m 3 = dm 3 = cm 3 = mm 3

1l =1000ml 1ml =1cm 3 1l =1dm 3=

8、质量单位:1t =kg 1kg =g 1g = mg

10、时间单位:1h=60min 1min=1/60h 1min=60s 1s=1/60min 1h=3600s

11、电流的单位;1a=1000ma12、电压的单位:1kv =1000 v

四、初中阶段的基本公式(定律、原理)

一)力学部分:

1、速度(反映运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公式: vs = vt t =

2、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mg

3、密度公式。

4、压强公式: p = 一切适用)(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f=g) f=ps

5、液体压强公式:p = gh(h是指深度,即所求处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

6、形状规则的柱体如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放在水平面上时其压强p = gh(h是指高度)

7、浮力的计算:a、称重法: =g --是指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阿基米德原理: =mg = g

c、悬浮、漂浮法:=

8、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9、功的计算公式:w = f s(力和距离应对应一致) 或 w = pt 重力做功;w=gh

11、计算功率(反映做功快慢的一个物理量)的公式:p = p= fv

12、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x100%

13、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体或液体流速越快(慢)的地方,产生的压强就越小(大)。

14、c=λνc:波速 λ:波长 ν:频率)

1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竖直的):

5)、 6)、x100% =x100%

7)、拉力做功的功率:p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水平的):

5)、 6)、x100% =

7)、拉力做功的功率:p =

二)热学部分:

1、吸热、放热公式:q = cm△t ;(t指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

2、燃料完全燃烧的放热公式:q = qm 或 q=vq

3、锅炉及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之比。

x100%电水壶、饮水机效率: x100%

太阳能热水器效率:

三)电学部分:

1、电流的定义:(q表示电量,单位为库仑,符号为c。)变形公式:q=it

2、欧姆定律: 变形公式: u =ir

3、电功(电热或电能)的计算公式: w = u i t

注意变形公式的运用) w = p t

w = i 2 r t =t

4、电功率(发热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 i

注意变形公式的运用p =

p = i 2 r

p = 5、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规律。

u=u1 + u2i = i1 = i2r1+ r2

6、串联电路中电阻与电压的关系: =

串联电路电压分配规律 :或。

7、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规律。

u=u1=u2 i = i1 + i2 = 或=

并联电路中电阻与电流的关系 :

并联电路电流分配规律: 或

注意: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电路,只要有一个电阻增大(减小),总电阻也增大(减小)。

8、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消耗的功率): 用电器电阻的计算: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大(或小),相距小(或大),像变大(或小)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

4、 常考点:给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或静止: 给定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选择参照物。

5、地球同步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

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长度;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单位换算:1 km=103m, 1 m=10 dm=102cm=103mm=106μm=109nm.

4、时间。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1 h=60 min,1 min=60 s

2)测量工具是钟表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用停表 ,日晷和沙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

5、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与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有关。

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改进测量方法;校准测量工具;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错误是由予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是不应发生的,应当避免。

三、速度。1、 速度的物理意义: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比较快慢的三种方法:a、时间相同,比较路程;b、路程相同,比较时间;c、比较速度(单位统一后比较)

2、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公式: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速度的单位是: m/s ;(人步行速度1.

5 m/s,自行车速度5 m/s)

3、 常用单位是: km/h 。1 m/s= 3.6 km/h 1 km/h= 1 / 3.6 m/s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速度不变) 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大致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程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求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

5、.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刻度尺和秒表 。

第三章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2019中考物理复习

中考物理备考策略。田庄中学刘晓侠。在以往的中考复习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同时也很容易让学生疲倦,只一味跟着老师走而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动力,迷失了学习的方向。以此,在总复习中教师采取恰当措施激发学生复习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切实提高复习的效率变得十分重要。那么怎么做能...

2019中考物理复习

2016 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班级姓名得分 一 选择题 共48分 1.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 2.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只有弹簧 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c.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d....

2019中考物理复习

2018中考物理复习资料06 功和机械能 简单机械 晚自习第10周 一 选择题。1.四川自贡 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功最接近于 a 0.02j b 0.2j c 2j d 20j 2.临沂 下列过程中人对桶做功的是 a.提着捅站立不动b.提若桶水平移动。c.提着桶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