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师

发布 2021-12-30 04:00:28 阅读 2805

黄梅二中2015届高二年级3月份月考。

语文试题。命题人:杜春梅审题人:刘小兵满分:150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逋 (bǔ) 慢窈 (yáo) 窕央凂 (miǎn) 轻飏(yáng) 茕茕 (qióng) 孑立。

b.闾 (lǚ)阎出岫(yòu) 抟(tuán)扶靡(mí)途彭蠡(lǐ)之滨。

c.祚薄(zuò) 喧阗(tián) 簪(zān)笏遄(chuán)飞决(jué)起而飞。

d.憎(zèng)恶怔(zhèng)住休憩(qì) 险衅(xìn逮(dǎi) 奉圣朝

1.d.a逋 (bū) 窈 (yǎo) 凂 (měi) b闾 (lǘ) 岫(xiù)靡(mǐ)c决(xuè)d 憎zēng逮dài

2.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 )

a.玷辱陶冶良晨孤往云消雨霁。

b.拮据矜育平心而论东皋舒啸。

c.岑寂仓廒夙遭悯凶兼听则名。

d.鞭苔狭隘皇天厚土唇枪舌战。

a 良辰孤往云销雨霁c夙遭闵凶兼听则明 d鞭笞皇天后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当白天的喧嚣渐渐远去的时候让我们在夏日的黄昏里,搬一张藤椅,觅一处清凉,沏一壶清茶,去听听这个迷人的夏天。蝉,这位餐风饮露的高洁之士就是这个季节的主唱。

一些网络大v把“吐槽”当游戏来玩,主流社会倡导的,他们就拼命反对、嘲讽;主流价值批判的,他们就___地辩解、脱罪。缺乏理性和建设性的吐槽,只能是___而无实质意义。

a、不妨俨然挖空心思哗众取宠。

b、何妨浑然冥思苦想夸夸其谈。

c、何妨俨然挖空心思夸夸其谈。

d、不妨浑然冥思苦想哗众取宠。

答案a。不妨: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何妨:

不妨,多用于反问。俨然:严肃庄重的样子;浑然:

形容完整不可分割。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含有贬义;冥思苦想: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夸夸其谈: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铁路部门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由于铁路运能总体上难以满足需求,在春运、“**周”等高峰期间,仍存在“一票难求”的现象。

b.随着电视剧《龙门镖局》的热播,邱璎珞的口头禅“信了你滴邪!”让全国观众对富有幽默感、接地气的武汉方言有了全新的认识。

c.日本单方面制造的钓鱼岛事态升级,非常容易引发两国大面积军事冲突的结果发生,中方对此保持了高度警惕。

d. 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央视在马年元宵节期间重磅推出了“中国谜语大会”,节目形式、内容都十分充实,再掀收视狂潮。

答案】b.【解析】a项,关联词语序不当。“尽管”应放在 “铁路部门”之前。

c项,结构混乱。“引发……结果发生”句式杂糅。d项,搭配不当,“节目形式、内容都十分充实”应为“节目形式活泼,内容充实”。

5.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作者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

b.别里科夫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塑造的“套中人”形象。

c.湘西赤子沈从文为我们充分展示了湘西的古老民俗和翠翠、爷爷、傩送等人的善良心地。

d.《唐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作家,里面的仆人桑丘具有不切实际的骑士冒险精神。答案 c,a作者为施耐庵,b**的契诃夫,d堂吉诃德具有不切实际的骑士冒险精神。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说啸。魏晋时代,名士辈出,倜傥风流,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

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

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

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

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卓荦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同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或“感慨发声”,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

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

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

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6.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b.“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

c.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

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

答案,c,“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c.魏晋时的“吟啸”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谈不上**性,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也颇不相投。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卓荦不群的气质了。

答案c,原文说“实际上并非如此。”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等都体现了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

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

c.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心灵倨傲的一种象征和表达。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答案d “可有可无”并不准确,原文说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

高二理科月考试题

2014年上学期高二月考化学试题 理科 时量 80分钟。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2 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系物的是。abcd 3 可以准确判断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哪些官能团的分析方法是。a 核磁共振氢谱b 质谱。c 红外光谱d 紫外光谱。4 用核磁共振仪对分子...

高二 理科 数学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1.已知椭圆方程为,则这个椭圆的焦距为 a 6 b 3 c d 2.若椭圆的离心率是,则的值等于 a b c 或3 d 或3 3.f1,f2是定点,且 f1f2 6,动点m满足 mf1 mf2 6,则m点的轨迹方程是 a 椭圆 b 直线 c 圆 d 线段。4.以椭圆上一点和两个焦点为顶点...

2019高二数学月考试题

高二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出题人审题人。一 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十万分之一,说明此事件不可能发生。b 如果一事件不是不可能事件,说明此事件是必然事件。c 概率的大小与不确定事件有关。d 如果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99.999 说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