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材料

发布 2021-12-17 08:24:28 阅读 9691

小学新教材培训。

一、教师需要建立哪些新的角色。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之中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通过对教师角色的反思和对新课程目标的剖析,阐述在基础教育下的教师角色应该是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

1、活动--分析自己扮演的角色(参与式培训)。

2、达成共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方式是当今国内外教育界所关注和提倡的,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实施。3、教师角色的定位:从传授知识来看,教师角色的定位;从发展能力来看,教师角色的定位:

从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教师角色的定位。

二、课程专家解读新课程"双基"内涵。

专家认为,为学生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不仅仅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当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时期为学生全面打好基础的基本内涵。还应当明确的是,基础是多种要素的有机整合,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生规划能力、创业意识等也是基础。

甚至是更重要的基础,尽管这些"基础"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

**性学习并不是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应当全面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处理好"双基"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新课程下就如何备课。

目前,中小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教师很辛苦”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繁重而无效的备课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应该依据“有效教学”理论对教师备课进行改革。

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备课”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更应注重效益。

一、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

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传统的备课一是目标不正确、不实在,如很多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合实际、不具体;二是目标多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和学生行为的结果。这样的备课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无效或效益很低的。

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

二、备课的形式要合实际。

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且必须每个过程,每句话都要用备课本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示范课总是把教案记熟,然后按“台词”去“演戏”。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之宗旨是相悖的,只能使教师吃力不讨好。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

三、备课的评价要促发展。

传统的备课评价对每个教师、每门课程的备课要求几乎都是一律的。如“环节”都要有“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具准备”、“导入”、“经过”、“小结”、“作业”等,缺一项就视为不合格,这样做的弊端就在于忽视了学科特点,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按照“课改”的新要求,教师的备课评价应该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要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无论是哪一门课,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只要能按这个总要求去备课,就都是好的备课。

所以,建立一套符合“课改”要求的新的备课评价标准,是促进教师有效备课的关键。我们认为新的备课评价标准应把握一下原则:照搬照抄要严禁,千篇一律要否定,过程思路有特色,促进发展目标明。

爱的奉献——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1、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

美国心理学家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据此展开教学。

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备课中,教师应该预先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具有目的性,让教学更加有效。策划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对师生双边活动的预设应当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对师生双边活动的预设应当建立在师生相互平等的基础上。

2、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要求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而且要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力求做到:心中有爱,爱自己的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效**性学习的策略有:①、创设问题,激发**。②、创设情境,引发**。③、预设时间与空间,激励自主**。④、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发**。

3、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

教学调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教学调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解、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教师要对“坏孩子”进行恰当的引导,教他们如何明辨是非,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教学中,尽量给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给以鼓励性评价。

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我们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方法是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一般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它要服从于一般教学论的原则指导;但是它又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

按照教学论的观点,教学方法是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密切联系着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联系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

一)在教学目的任务上,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而更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由于教学目的的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为此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独立作业法等。有些教育心理学家还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对启发思维、促进学习的迁移很有好处。

由于这些方法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1、教师要善于说明学习的意义,创设问题的情境,揭示矛盾,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2、教师要努力创造活跃思维的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

3、教师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4、教师要适当变换数学作业的形式。

5、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搞好检查与评价,加强反馈的效应。

三、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种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

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灵活运用多种形式,以适应学生的差异。

五、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精心设计有效的数学练习题。

相关内容如下:

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一、精心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前提。

1、精心选题,用好教材中的习题。

2、精心设计练习。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精心设计练习题,课堂练习要注重开放性。

二、保证课堂练习时间是提高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保障。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新知识后,若不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就会很快遗忘。所以练习应主要在课内进行。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正确理解的知识,及时巩固、强化,另一方面是错误的认识、解法能在教师指导下及时纠正。

三、正确对待学生练习中的错误是提高练习有效性的关键。

首先,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对教师的教学有指导意义。

其次,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

四、用足用活每一题是提高练习有效性的捷径。

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的课堂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倡导教师的教“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数学教师为适应课改要求需要有新的教学方式,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树立信心,乐于自主学习。

二、合作交流,善于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开展合作交流不仅有利于学习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相互协作,相互启发,使他们的思想相对活跃,从而体验成功,获得进步。

三、动手操作,勇于自主学习。

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学习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具体材料,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知识的内化。

四、重视活动,敢于自主学习。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问题的兴趣。

学生通过**活动,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观察和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并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品尝**和解决问题的愉悦,激发**兴趣,获得**的初步经验,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活动,初步形成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的能力。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的问题,形成初步的**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或回答;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的过程与心得,展示成果。

校本培训材料

平和县南胜中心小学10 11学年校本培训材料。现代教学论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时间 2011年4月12日地点 南胜中心小学主讲 张典型。一 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我们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方法是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一般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

校本培训材料

集体备课如何帮助别人。集体备课能集中大家的智慧,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的教研水平。集体备课时大家该如何帮助别人呢?首先大家要了解该课的内容,其次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帮助人 1 教案设计是否体现新理念 上课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案中大部分内容是对知识的分析与讲解,很少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校本培训材料

学案 相关知识。刘成。目录 一,什么是学案 二,为什么要进行学案教学 三,如何编制学案方法之一 学案导学法 方法之二 同班分层教学 方法之三 设置帮助共享 方法之四 个案分析 一,什么是学案。学案 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