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个性化素材的积累

发布 2021-11-06 02:31:28 阅读 5544

龙街小学李艳萍。

学生写作文感到困难,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无话可说,缺少真情实感,这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二是有话说不出来,这是因为缺乏语言积累。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变强化指导为注重积累。

可见,习作水平的提高首先要从积累习作素材入手。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教师要指导学生着重在掌握大量的素材方面下功夫,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习作的材料库。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标本兼治的好方法。在此,我在实践中以张扬学生主体性为前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重在日常生活中为突破口,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素材的积累,促使学生有内容可写,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写出鲜活的、有个性的作文。

一、拓宽渠道,多摄取写作素材。

教师应该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摄取的渠道,让他们学会从自己选择的渠道摄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只有拓宽了摄取渠道,才能有源头活水。

1.观察摄取。

教师应指导学生以自我的、独特的方式观察周围的一切,平时应融入生活、关注自然,了解社会,拓宽学生观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动态观察与比较,发现其中的亮点,产生丰富的联想,并自觉地用已有的语言材料进行选择、重组,用活化的语言记录下那美好的镜头,描绘出生活的情趣,以增强其创新意识,提高习作水平。

2.阅读摄取。

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多层次的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阅读课文,理解其思想内容、行文思路、语言艺术等,从而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写作技巧。阅读课外书籍,并把读物中的语言材料为己所用。

使课堂所得的读书方法迁移于课外阅读,从中丰富认知,化知为能。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科学地读书,大量地阅读,积累个性化素材储备,为以后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情感摄取。

每个人在自我生活中都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有娱乐的轻松,学习的压力……这些丰富的情感,存在于自我生活中,每一点都可能成为最美的文章,让学生以笔为抒情的工具,将自己独特的情感闪耀在个性素材库,成为个性化习作用之不竭的资源。

二、激活形式,乐于积累。

1.素材积累的形式。

要想让学生头脑中的“语汇仓库”日益丰富,写起文章“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教给积累的方法很重要。比如:**式、剪贴式、简画式、述说式、背诵式、摘记式、新闻式等等。

2.个性化素材储存的方式

素材分类后的个性化储存是积累个性化素材的关键环节。我们根据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运用独特的方式储存素材,提高驾驭和分析素材的能力。我们认为学生只有对素材进行筛选、分析、记忆、思维、积累,并进行个性化、系统化处理,使之上升为知识,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形成个性化习作。

素材储存的方式还有很多,学生乐意用的所有方式都可以。如:积累表储存、笔记储存、网络储存等。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唯有丰富的、个性化的积累,习作才能文思如涌,解决“无米之炊”。教师只有润物细无声般地将鲜活的具有特色的习作素材引进习作教学中来,积极地引导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角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情感生活及自然界中多层次地观察,捕捉事物的特征,发现其中的与众不同,力求有创意地积累习作素材,才能让学生逐渐进入写作“佳境”,为孩子们搭建起通往成功习作的绿色通道。

做有情人,写有情文。

—学习《遵循美学规律,引导创意作文》有感。

龙街小学李艳萍。

一上作文课,学生的表现总是让我们忧心。他们要么无话可说,即使说了也是干巴巴的,毫无感情;要么有话说不出来,缺乏语言的积累。3月31日,聆听了唐老师的《遵循美学规律,引导创意作文》作文教学专题讲座后,受益颇深。

根据我班学生的情况,我认为指导学生先做“有情人”,再写“有情文”,是我班作文教学的良方。

现在的孩子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爷爷爱,姥姥疼,更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这样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私、冷漠、唯我独尊。

这样的孩子,遇事只会责怪别人,对于别人给予的帮助认为是应该的,毫无感恩之心。就这样的孩子,身边的事例又怎能打动他们呢?没有感情的共鸣,又怎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

所以,教学生写作文,要先教学生做人。一个内心世界冷漠,对任何事都可以无动于衷的人,作文时也难以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教学生做人和作文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确,作文是一个人生活的表达,映射着作者生活的充实与干涩;作文是一个人认识的反映,映射着作者对事物、事情的理解与见识水平;作文是一个人阅读的展现,是阅读经验积累的沉淀与倾吐;作文是一个人思维的显露,映射着作者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作文是一个人情意的投射,映射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对假丑恶或真善美的憎恨与热爱;作文是一个人思想的映射,映射着作者发现与创造的能力……一句话,它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

其心灵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语言驰骋空间的大小。心灵原野越广阔,语言施展的舞台才会越大。反之,言语空间必定狭窄。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都可丰富学生情感,调动学生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如当我们上《第一次包母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体会两句话:(母亲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着家庭的重担……)指导学生想象一个家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母亲是如何艰难却又一一克服的,母亲养儿育女走来的这一路很艰辛啊!

(“提这些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这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里,分析、学习一位并不普通的母亲。通过感悟想象,一位默默无闻,为儿女无私奉献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被调到高点,趁着此时,再让学生联系着自己的妈妈,想想,说说,在养育我们的这么多年里,默默无闻的为我们做着些什么?孩子们打开记忆的阀门,有的说妈妈送他们上学,有的说爸爸帮她检查作业,有的说当他生病时,是妈妈不眠不休的守在床前……说着说着,孩子们渐渐认识到,从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里,无不凝聚着父母的爱。学生能有这一意识,多么难能可贵,于是,提起笔,写出和父母、亲人之间的一件小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孩子们小小练笔的短篇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这样的话语“妈妈,你辛苦了,休息一下吧!”“妈妈,想起你不眠不休的守在我床前的样子,我真不该背着你吃香东西啊” …在这一篇篇文章里,首先要以自己的真挚的情感,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能从教师的语言、神情、动作的传递中得到可亲、可信的情感信息,让学生始终处于教师饱满的情绪感染之中,从而调动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感受到与作者同样的真情流露,使作者、教者、学者三者之间激起情感的共鸣。

一个有真情的人,是心灵原野广阔的人,是敢爱敢恨的人。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生活……恨一切损人利己的行为。总之,有真情的人敢于声张正义,褒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他们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责任意识。纵观古今中外,屈原、杜甫、苏轼、雨果、巴尔扎克等能写出优秀作品,给后人留下丰富精神食粮的大师们,哪一个不是对人类包括自然界有着大同情心、大悲悯心、大责任心?我们无法、也不必苛求我们的孩子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我们却应当引导我们的孩子有最起码的爱心,最起码的真心,最起码的责任心。

让孩子们的精神富有一些。如果孩子们的精神处于赤贫状态,他们的作文就会失去灵魂,当然就会造成说空话、假话、套话。

个性化撷取作文素材

年第 期。读写指导。个,生化撷取作文素材。张。娜。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作文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社会 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只有用个性化的眼光,发现个性化的生活素材,进而提炼个性化的生活体验积累,才能写出个性化的好文章。问渠那得清如许 ...

“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与个性化表达的研究”的课题方案

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与个性化表达的研究 的课题方案。一 课题的界定与表述。关键词 素材的积累个性化表达 理论界定 1.语文课程标准 理念。标准 指出 语文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同时强调 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

“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与个性化表达的研究”的课题方案

一 课题的界定与表述。关键词 素材的积累个性化表达 理论界定 1.语文课程标准 理念。标准 指出 语文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同时强调 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情...